第33章造化铸神符,因果多思量二34(1 / 2)

灵窟山,自古为地热火旺所在,以‘窟’为名,就可以知道,其中有着众多四通八达的洞穴。

自观云老道盘踞在此之后,此人便在暗中修筑了退路。

毕竟,一旦祭起三元回火一气神符之时,动静过大不说,到时候为了保密也好,还是维持神符效果什么的,都需要一个稳固的环境。

再加上三才观暗处,又布置了法阵,生人进出不得。

使得表面上的退路都绝了,到时候,时间一长,动静响应过大,只怕必然引起仙门大教的重视。

不留一条退路,中途避走,属实说不过去。

而现在,从梁老道手上获得相关讯息之后,卫子云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进入灵窟山深处的暗道。

“难怪选择在此处……”

潜入灵窟山后,因着有梁老道提供的地形图,一路畅快的经过了地火岩浆涌没之处不说。

几番周转之后,卫子云惊奇的发现,灵窟山地表之下,竟好似一处天然的烘炉一般。

真可谓造化塑就,天然雕饰。

“按着梁老道的交代,三元回火一气神符,乃是天地人合力之造化,天时咱不懂,非要理解,就是雨雪阴晴,四节更替,但这地元如何,这次过来了,才算是真的看明白了!”

都道地元地利,一般人都说是好地方好灵脉,可到底怎么个好法,没几个说的清楚明白。

真正见识了这儿,才知道,所谓的地利地元,应该是怎么样的,这样的实操见识,真是书本上所难以企及的。

却见这灵窟山深处,岩浆汹涌,火焰升腾,似乎是末日之绝迹,非人能久存,但从自然角度看,则就是天地造化有数了。

加上,又经着地脉多年运转,地火淤积之下,便可能化出几分灵性,此可谓天然之火。

灵性之根,为造化之钟秀,日月所垂怜,甚至天长地久千万年,或为神火或为神人,都是不可说大造化。

再看这灵窟山,有出有进,有活有死,不就是一个天然的丹炉吗?

所谓有进者,增长火气,有出者,舒缓压力,死洞压实处,乃是闭塞口子,活洞有出处,则是交汇元气之所在。

传闻古有道者,以天地为烘炉,造化为序,阴阳四节为炭,万物并丹,乃循自然之数成就,合一粒不朽金丹。

所以后来炼丹家,奉之为神技,其有言,增减堪合天地妙,一物混元金丹开。

这不就正好对应着灵窟山的地理环境,再加上相应的天时变化,也难怪观云老道和他背后的太乙搜神宫弟子,会把位置选择这儿。

“哪怕是旁门大教的出身,这等见识也是可怖了!”

只是可惜的是,太上含元旧章之内,竟是没有此界门派常识内容,导致卫子云对于此界更深层次的存在,几乎一无所知。

如今,只是偶尔得知了太乙搜神宫的存在,都令他倍感压力,就是不知道,三清宫比之太乙搜神宫的手段如何?

要知道,观云老道和那太乙搜神宫的梁成元只是合作关系而已,但就是这两人这般勾结之下。

竟也在赵国塑造出了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也是可怖的紧。

“不过,我总感觉,太上含元旧章似乎有缺……”

喃喃间,卫子云又甩开了这个念头,他总觉得自己有点不知所以然了,三清宫虽不知道来历,但仅仅是太上含元旧章之上的内容,他都觉得足够自己参悟一辈子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