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演练23(1 / 2)

老祖说是要指点自己术法修习,现在却在远处盘膝冥思,一点也没指点的意思。

陆恒知晓这是为何,就像他一人独自参悟道源经之后,再观摩道源经正本真意,会大有收获一样。

先让他自食其力,把这门连枝遁法练到最起码能施展的地步,老祖再来指点,如此起到的效果自是最佳。

为避免打扰到老祖清闲,陆恒远离老祖洞府,寻了一处僻静幽深的山林,盘坐在一块青石之上,取出玉简,先行参悟了起来。

风吹叶落、日落月升。

修士就是这样,打坐、悟法,无一不大耗光阴,如未证得长生道果,究其一生,说是大半空度也不为过……

道术高深,陆恒参悟了七日,勉强悟懂了此法的第一层。

没错,第一层。

道术与法术的区别就在于此,法术只看修士会不会,至多有入门、小成、大成,这么几个熟练程度的划分。

而道术虽修炼要求各异,但却都有着明确的修炼层阶,这可不是熟练了就提升的。

此上品道术,连枝遁法,共分七层,高深无比,老祖所说够陆恒用到元婴期并不是说笑。

甚至,秘法中明确说了,第七层需化神境界才能完全融会贯通,达到创立者那般境界。

此法为木遁之法,但不单为木遁之法,因其偏重与木之灵机交融,施展此法不仅可于万千木灵之中随意自如,还兼具隐木之效,移遁之间外露甚少。

修至高深境界,更无需木灵为引,凭天地间木之灵气,即可遨游四海。

“木灵……木行之灵。”

陆恒睁开灵光闪溢的双眼,望向左旁的一棵百年紫幽树。

万物皆有灵,连山石河川都能修炼得道,此般树木自然称得上灵机盎然之生灵。

紫苑山乃上品灵地,就算紫幽树本是凡木,但在此生长百年,沾染了灵气,也能算得上不入阶灵材了,说不定再过去千年,此树能侥幸灵气贯通,成为那灵阶宝材。

如此,是为紫幽树的修行。

长此以往,待万年过后,此树若未因山川易形、人祸天灾而毁于一旦,就有了诞灵起智的底子。

只待那一丝机缘降下。

或有高人于树下打坐;或于天雷之中蜕变;或者干脆继续积攒灵性,再过个十万、百万年,等到水到渠成。

自此,此树真正踏上了修行之路,灵木诞智,历经苦难,自有天道酬勤,气运加身。

说不定,若干年后,此方修仙界中会多出一尊紫幽大圣呢!

……道法感悟,多多益善,道不止存于主修功法中,此等高深精妙的道术之中,亦有道。

特别此木行之法,还注重感悟天地自然,需领悟木灵交融之道。

陆恒受益良多。

不过眼下还是修法为先,回头再细究道法奥妙。

抵近紫幽树,陆恒一招一式的结着道术法印。

在斗法之中,其他术法还好,可此般移遁之术,是万万没工夫结印的,所以创立者归纳创造的此套法印,只为初学者能更轻松的练习释放。

故而此法印颇为复杂冗长。

陆恒循着一丝冥冥中的感觉,以自己的速度结印……

感灵印、五行印、勾连印、隐灵印、木生印…乃至最后的合道印,共十三印。

堪称精细入微,按部就班即可。

……印成,陆恒双手翠光闪烁,心中了然,伸手朝前方树干探去。

手掌接触紫幽树时,并未被阻挡,而是像是探入水中一般,逐渐没入。

只可惜……陆恒在前臂没入树干之后,其猛然间察觉到不合之处。

无奈,唯有及时抽回手臂,终止施法。

“奇妙的感觉。”陆恒凝视着自己白皙的手掌。

他这已经算成功一半了,只待完成后一半,真正移遁于两树之间,不管它们相隔的有多近,那之后就都是熟练程度和消耗灵力的问题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