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道儒显学俱分家,大鲧臆建理想国(1 / 2)

春秋战国的中原之上,有百家林立。

思想与思想之间不断的碰撞着,学问与学问的火花,在整个中原之上熊熊燃起。

其中,在这诸子百家之内,于当世有三大显学独树一帜,他们在中原之上角逐着,进行着显学之间的理念之争。

孟子曰: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

而孟子本人,则是儒家亚圣。

洪宸一边以手撑头,一边整理着思绪,忍不住暗叹了一声。

乱啊!三大显学的理念之争,是真的乱啊!

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学问与学问的火花,造成了三大显学的支离破碎!

儒家,道家,墨家,此三家为当世三大显学,这三大显学在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之中,破碎了!

或者说这三大显学,在其祖师爷逝世之后,都隐隐有了破碎的苗头。

如今支离破碎,倒也不算奇怪了。

只是如此一来,听着赵括囗述信息的洪宸,思绪更加乱了!

祖师墨翟死后,墨家三大主脉分家。

墨家分成了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与邓陵氏之墨这三个学派。

其中相夫子在齐国,离稷下学宫很近,为“墨辩”。这一脉为墨家研究理论,诸如机巧造物与武学经义,还有一些思想修正。

而相里子在秦国,为“秦墨”。是三脉之中的造物与具现者,将墨辩一脉的理论,转化成实物。

最后的邓陵子则在中原游荡,走侠道一脉,因为其非攻兼爱等思想主张,在中原的游侠群体与诸国的百姓之中,声望极高。

同时这一脉也是墨家三脉中的实践者,将墨家的理论与实物实践运用于世间,而后将结果反馈给墨家的另外两脉。

在将墨家的大体情况梳理完了之后,洪宸不得不感慨一句,墨家大概算是这当世三大显学之中最为团结的一家了。

藕断丝连,看似分家了,实则只是分工了。

理念上的小小分歧罢了,并不会涉及到根本上的冲突。

当然,这也与墨家的根本理念息息相关,其祖师墨翟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这十大主张。

在洪宸的理解中,墨子这个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似乎是想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国,虽然这并没有在他生前完工。

不过,这种行为本身,非常值得他学习!

对此——

洪宸只能感叹一句,古人的智慧啊!

而相比较于墨家,道家的分家才是真正的理念分家。

其先分成了天人两派,而后又分出了阴阳与黄老两家,再在那之后又分出了一些洪宸还在赤天之下时听都没听说过的学派。

这道家分的特别狠,真正的理念之争,自身算是完全破碎了,根据赵括的信息,洪宸只能说这道家除了底蕴还在,也没剩下多少了。

然后再是儒家了,这个分家分得比道家还狠!

自至圣孔仲尼逝世之后,三千弟子十哲七十二贤,各自曲解经义,认为自身才是儒家正统,据赵括所说,这是真的碎了一地。

稀碎稀碎的!

然后孟轲出现了,亚圣结束了儒家的内乱,以仁义礼智心孝为儒家重新下了定义。

现在的儒家虽然还是分出了很多个学派,可实际上也只是一些观念上的小小分歧与理解不同罢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