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只准看不准摸(1 / 2)

王元英很感动,也很意外,德皇居然对他做出了如此高的评价。

德皇,是一名英明的帝王,但并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当年,他初登大位,皇朝岌岌可危。

为了国家,他不仅整肃内政,严惩贪腐,连帮他登上皇位的亲舅舅也被严惩,导致国舅至今没有原谅他。

为了抵御外敌,他御驾亲征,亲自披挂上阵,挽国家于危难之际,扶大厦于将倾之际。连自己的第一个儿子王世明,也是出生在战场上。

那一年,大军陷入敌阵,后方无人愿援,无将敢援。

见生无可望,为了不拖累众人,也不甘被擒后受辱,皇后自裁明志!

他没有流下一滴泪,而是默默的捆紧怀中婴儿,怀着死志,冲锋陷阵,杀了七进七出,誓与山河同存亡!

在他浴血奋战的鼓舞下,达州热血男儿士气高扬,即使倒下了一个又一个,军旗却始终高扬在战场之上。

他不知道冲杀了多少来回,也不知道杀掉了多少敌人,大军终于等来了姗姗来迟的皇后之弟——赵高的援军。

皇后之位,也是从那时起,一直空缺,无人敢提。

赵高也是从那时起,因为救驾有功,开始平步青云,直至现在首辅之位。

也是从那时起,大皇子就一直留在在军中,在军中长大。对大皇子在军中的生活,德皇几乎是不闻不问,就好像没有这个儿子一般。

后来出生的三位皇子,均还未成年,就被他丢入军中,自生自灭,不闻不问。

战火无情,三皇子王世泽后来战死沙场,四皇子在战场上发了疯,他也没有流下一滴泪。

后来,在群臣的劝阻下,后面的两个儿子未再入伍,二皇子也弃武从文,只有大皇子依旧处于军中。

对于所有儿女,他从没给予任何过多的关注,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这个国家。

王元英自小也从没有得到过任何的父爱,但母亲淑妃对他不错,可能也是因为淑妃就他这么一个儿子的缘故,从小对他宠溺有加。

本想就这样无忧无虑的咸鱼完这一生,奈何成年礼之后才发现自己居然有成为太监的风险,只能开始乐善好施,做起了大善人。

做善人也是需要钱财的,做天下第一大善人,那更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

自个好吃好喝的钱财,王元英是不缺的,大不了从母亲淑妃那里薅点羊毛。但再肥的羊,也经不起长时间大量的薅,会薅秃的!

为了赚钱,王元英只好开始崭露头角,露出经商天赋。虽然名下的产业众多,但在这时代,正经合法的生意,实在赚不了太多,来钱太慢,根本追不上他花钱的速度。

他只好边贩卖武功秘籍,边打起了德皇的主意。

德皇只在意国家,注重武力国力,那王元英就给他武力国力!

就这样,王元英一番献宝示媚,加上画大饼,忽悠着德皇同意了,秘密成立了皇家科学院,专门研究提升武力国力。

各种技术、各种图纸,早就存在王元英的脑子里,这研究费用,自然大部分被他这个散财童子给散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