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会审闹剧(1 / 2)

京都大理寺衙门大堂。

连着下了两天雨,把地面冲刷的干干净净。

今天的大堂,也被人打扫的干干净净,屋顶的横梁之上,一点蛛网都看不到了。

王元英站在大堂的一边,百无聊赖的打量着屋顶。

屋顶一角,有一只小蜘蛛,它的蛛网也被摧毁了,此刻正躲在角落里咬牙切齿,瑟瑟发抖,发誓一定要让这整个屋顶都遍布它的天网,一只苍蝇也别想逃。

王元英对面,黑压压一片人,正在激烈的相互争吵。

这群人,都是过来检举揭发王元英的。

李饼今天坐在公堂之上,感觉自己的白头发又多了几根。

谁他娘的能想到,原来过来检举六皇子,对着当朝第一大善人落井下石的人,居然如此之多,难道这就是人善被人欺?

他们还个个都声称,是被魏正大人那种不畏强权、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受不住良心的谴责,纷纷决定勇敢的站出来,检举揭发六皇子的罪恶,还清白于人间。

刚刚,会审一开始,这群人就个个争先恐后、迫不及待的发言,一时之间乱成一团,这不,为了争夺发言顺序,差点当场打起来。

好一会儿后,发言的先后顺序,终于商量好了。

“主审官,各位尚书大人,下官乃翰林院协办大学士张三疯,曾经是六皇子殿下的同窗。下官检举,六皇子六岁时,曾经于课堂之上,作了一首反诗。诗文曰:神王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各位大人,你们看看,那时候,六皇子就已经表明了心迹,有了谋反之心!他的谋反,是有预谋,有动机的!”张三疯大声疾呼,一副早就提前洞悉人间一切,众人皆醉他独醒的模样。

同审的十四位尚书大人,个个都仿佛没有听到,继续沉迷于喝茶。

这诗,写的大气磅礴,的确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如若是一般人写的,那的确可以说他有谋反的想法。

但写这诗的,是一位六岁的皇子,谁还能说他谋反?只能夸他有凌云之志。

王元英打了个哈欠,“这位疯大人,你曾经是我同窗?我怎么不记得了?哦.....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位小学一年级考试不及格,连续三年留级的家伙!”“

”难怪!大家同学一场,本皇子还是要规劝你,你还是要好好学习小学知识,多多温习,你看看,我写的诗,你这解释的,这也太牵强附会了!根本算不得证据。”

【温暖对待同学,善意劝学,功德+2】

主审官李饼,心中也十分赞同六皇子的观点,一拍惊堂木。

“下一位!”

一位猴嘴尖腮的官员站了出来。

“主审官,各位尚书大人,下官乃都察院左都御史吴之荣。下官检举六皇子,借着这几年大丰收,大肆屯粮,光去年至今,至少囤积十万担粮食!近半月至事发前,还囤积了烧鸡数百,烤鸭近千,还派人秘密前往西北购买肉夹馍,疑似囤积军粮。”

王元英恶狠狠的盯着吴之荣,向前走了一步,吓的他连退了三步。

“你这吴猴子,不就是在你家店里买了点烤鸭还没给钱吗?你居然还敢跑到公堂上告黑状!钱你还想不想要了?”

“六皇子殿下,你去年的账还没结清咧!”某个猴子唯唯诺诺的小声埋怨道。

主审官李饼心中无语,一拍惊堂木,指着吴之荣骂道:“你当我大理寺大堂是什么地方?追债都追到这来了?你给我滚出去!”

“大人!冤枉啊!我说的句句属实!屯粮十万啊!”

李饼正要继续拍惊堂木,被后面一位尚书拉住了衣袖。

“李大人,别急着赶人!你至少让殿下说说,十万担粮食是否属实。”这位尚书语气温柔,但绵里藏针,直指要害。

“六皇子殿下,你也听到了。吴之荣说的十万担粮食,是否属实?”

“属实!”王元英想了想,肯定的回答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