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送书36(1 / 2)

没多久,在广播的示意下,大家都开始进行正常答题。

昨天的题目已经让一百多个考生做出了心理阴影。

十周年的考试,果然是难。

就昨天那四道题目,能够做对一个,估计有望拿铜牌。

今天再做对一个,就有机会拿冲一冲银牌。

金牌至少需要80分起。

不过昨天一试之后,很多人心里已经没有了信心。

除了第一个写一写混混分之外,第二个几何题连辅助线可能都没有找齐。

更别说第三题与第四题。

而今天的二试只会更难。

数学这个学科就是这样,每当你觉得你行的时候,总会有不会的题目出来侮辱你的智商。

然后把你的智商狠狠的按在地上摩擦,并且吐一口唾沫,踩几脚,再告诉你,就这?

以后别这么狂。

李意简单的浏览了一下题目,看了一下题型分类,然后就开始做第一个大题了。

第一个题目是代数,表面上看是代数,实际上要用到几何与向量的知识。

代数与几何的联系十分密切,说难也不算难,说简单,思路想不到可能就做不出来。

李意写完第一个题目之后,快速的看起了第二个题目。

是数论。

李意一看题目,大感意外。

这道题的核心不就是用费马小定理吗?

昨天还跟室友说了让她们好好看,温习一下有关这方面的考题,没想到还真被李意瞎猫碰上死耗子。

一道大题21分,要是能够完整顺利写下来。

加上昨天做对的一些题目。

很有机会拿到银牌。

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毕竟帝都、魔都、苏、浙、华中师大附中这些地方学生实力可不弱。

老牌竞赛大省,不容小觑。

能够为后面的高联打下一个基础就好了,看能不能冲一波省队。

这些题目的难度介于联赛与CMO之间,李意写起来也比较顺畅。

思路找得很快,写得也顺手。

到了第三个大题,难度一下子就上去了。

李意看了看题目,揣摩了一下出题老师的想法。

内心嘀咕,估计出题老师就没想学生做对后面两个大题。

绞尽脑汁混几分估计就是恩赐了。

李意整理了一下思路,在草稿纸上演算了一下大概过程,就开始写了起来。

没多久,李意写完这个题,内心有一种满足感。

把组合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估计能够得几分,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

要每一个步骤都写得完美,才能得满分。

李意这道题至少做了十分钟,比起昨天来说,今天半个小时肯定是做不完了。

何况还有一个压轴的大题。

直到看到最后一个平面几何大题。

李意沉默了。

这道题的出题老师就没想考生得分。

饶是李意把奥数内容学了个滚瓜烂熟,看到这个题也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水平来做。

仅仅是辅助线的连接,李意都思考了好几分钟。

然后心里得出了两个方法来证明。

一个方法需要用到梅涅劳斯定理及其逆定理,一个方法则是用到面积法。

前者辅助线少,但是梅涅劳斯定理与逆定理不是谁都能想到,而且想到了后续的过程也不一定一帆风顺。

至于后者,辅助线比前者还要难连接。

涉及到的计算量与过程更为复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