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曹丕的格局62(1 / 2)

曹丕建立魏国,一统北方,平定外患和西域,自我感觉还不错。

种云在照顾曹姑娘,曹丕也在忙家务事,曹操死前,他一直和曹植处于竞争关系。

曹植是个“文艺青年”,写诗词确实有一手,但没有曹丕年龄大,政治能力偏弱,性格还十分感性,缺少磨炼。

曹丕和曹植争夺太子,其实并没有曹彰什么事,曹操时期能够多次抵御外族侵略,抽身和孙刘交战,一部分要归功于曹彰。

曹彰没有当皇帝的念头,天天理政估计他也坐不住,驰骋沙场才是他的归宿。

曹操死后,曹彰手里还有十万兵权,如果他要造反,会给曹丕带来许多麻烦。

曹丕当然知道,难像逼曹植写七步诗一样,用恐吓手法控制曹彰。

因此曹操死时,曹彰虽然快马加鞭往回赶了,但曹丕继位后,没让他回来,直接打发去封地。

曹彰也很清楚曹丕的想法,斗不过,也没想过去造反,就主动交出了兵权。

曹丕作为帝王,没有做到曹操交代的那样,好好对兄弟姐妹和宗族。

他把曹植削掉,甚至还要杀曹洪,而对于毫无戒心的曹彰,曹丕也没有手软,在223年政权稳固后便召曹彰回洛阳。

曹操儿子中,卞夫人所生的只有三个,分别是曹丕、曹植和曹彰。

三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刚开始感情和睦相处和谐,可曹操去世后,曹丕得到了他的权力,始终对未来惴惴不安。

想当初,曹丕为了同曹植争夺大权,双方交战十分激烈。曹彰勇猛善战,在武功方面完败两个兄弟。

曹操去世后,曹彰第一个到达洛阳王宫,入宫后第一件事就是询问玉玺在哪里。

曹操早已传位于曹丕,曹彰的这个动作令曹丕忧心不已。毕竟论武功,曹丕远在他之下。

而之所以能继位,与曹丕昔日忍辱负重、克己复礼有着莫大的关系。这尊宝位来之不易,甚至可以用牺牲自我所好换来的。

曹丕格外重视宝位,因此深深记恨着跃跃欲试的曹彰。曹彰手握重兵,曹丕想要直接打倒,很难的。

曹丕便打算用欲抑先扬的方式来对待曹彰,慢慢削弱他的敌对心理,故意花言巧语笼络他。

曹丕先是将曹植的食邑降低三倍,而将曹彰的食邑提升一倍,企图激起二人之间的争斗。这一招并不见效,不过曹彰也放松了警惕。

曹彰同曹植来到京城,拜谒曹丕时,曹丕十分亲和友善,事后还单独留曹彰到卞夫人宫殿里一起下棋。

曹彰再次回到洛阳后,父亲已经逝去,物是人非的景象,想必让他的心情也是十分复杂,但对于皇帝曹丕的召见,他却没有任何戒心。

毕竟曹操死时有安排,曹彰也交了兵权,以为安然无恙,以为只是兄弟之间叙叙旧。

曹丕早就准备好了,一盘毒枣迎接他。曹彰全在叙旧和下棋上,不明就里,这些全被曹丕看在眼里。

曹丕表现得十分迷糊,露出为难的神情,盘面上吃了大亏,拿着棋子游移不定。

曹彰以为敌不过自己,不免心生欢喜,抑制不住地得意起来。

曹丕抬首喝了一声:“快去,把今日新摘的红枣取一盘来!”

没多久,宫人就呈上来一碟红彤彤的枣子,曹丕柔声说了句:“这是长安城最甜的枣子,任城王快来尝尝!”

说完,他先捡了一颗鲜嫩的枣子,放入口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