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刘备白帝城托孤59(1 / 2)

吴将朱桓年方二十七岁,极有胆略,孙权甚爱之。时督军于濡须,闻曹仁引大军去取羡溪,桓遂尽拨军守把羡溪去了,止留五千骑守城。

曹仁令大将常雕同诸葛虔、王双引五万精兵,飞奔濡须城来。

东吴军皆有惧色,桓按剑而言曰:“曹仁千里跋涉,吾与汝等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险,此乃百战百胜之势。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耶?”

于是传令,教众军偃旗息鼓,只作无人守把之状。

魏将先锋常雕,领精兵来取濡须城,遥望城上并无军马。雕催军急进,离城不远,一声炮响,旌旗齐竖。

朱桓横刀飞马而出,直取常雕。战不三合,被桓一刀斩常雕于马下。吴兵乘势冲杀一阵,魏兵大败,死者无数。

朱桓大胜,得了无数旌旗、军器、战马。曹仁领兵随后到来,却被吴兵从羡溪杀出,曹仁大败而退,回见魏主,细奏大败之事。

丕大惊。正议之间,忽探马报:“曹真、夏侯尚围了夷陵,被陆逊伏兵于内,诸葛瑾伏兵于外,内外夹攻,因此大败。”

言未毕,忽探马又报:“曹休亦被吕范杀败。”

丕听知三路兵败,乃喟然叹曰:“朕不听贾诩、刘晔之言,果有此败。”

时值夏天,大疫流行,马步军十死六七,遂引军回洛阳。吴、魏自此不和。

刘备在永安宫染病不起,渐渐沉重。至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自知病入四肢,又哭关、张二弟,其病愈深,两目昏花,厌见侍从之人,乃叱退左右,独卧于龙榻之上。

忽然阴风骤起,将灯吹摇,灭而复明。只见灯影之下,二人侍立。

刘备怒曰:“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

叱之不退。刘备起而视之,上首乃云长,下首乃翼德也。

刘备大惊曰:“二弟三弟原来尚在?”

云长曰:“臣等非人,乃鬼也。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义,皆敕命为神。哥哥与兄弟聚会不远矣。”

刘备扯定大哭,忽然惊觉,二弟不见。即唤从人问之,时正三更。

刘备叹曰:“朕不久于人世矣!”

遂遣使往成都,请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等,星夜来永安宫,听受遗命。

孔明等与刘备次子鲁王刘永、梁王刘理,来永安宫见帝,留太子刘禅守成都。

孔明到永安宫,见刘备病危,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

刘备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言讫,泪流满面。

孔明亦涕泣曰:“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下天之望。”

刘备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刘备令且退。

谡退出,刘备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

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

刘备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