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朱元璋的帝王棋局75(1 / 2)

   朱标连忙解释“父皇,儿臣并非质疑。只是科举取士,自唐以来……”

   “标儿!”

   朱元璋打断了朱标的话,起身走了出来,严肃地说“父皇何尝不知科举取士之利,然这天下事,不是有利就要去做,你还需看到其弊害。”

   朱标不明白,科举取士能有什么弊害。

   朱元璋认真地说“这是帝王棋局,非以一棋得失论输赢。你可曾想过,过去三年科举取士,有多少北方士子,又有多少南方士子?没有吧,朕告诉你,近八成皆是南方士子!若满朝官员皆是南方士子,谁来为北方百姓谋利发声?”

   “这些不论。八成南方士子中,又有八成出自江浙、江西等大户、富户,他们最擅长的是什么,贪!朕停罢科举,一要阻断南方士子垄控朝廷,二要为北方士子争取时间,三是给他们一个态度。”

   朱标深吸一口气,所谓的他们,指的是李善长、胡惟庸等为首的淮西勋贵。这些人不同于浙东人,浙东支持科举,淮西反对科举。

   至于原因,淮西多粗人,花花肠子没读书人多,更不希望被一群后来居上的读书人骑在脖子上……

   当然,淮西不全是粗人。

   李善长不是。

   胡惟庸也不是。

   朱标悚然,一个决断之下,竟关联着朝局、朝廷、天下大势,这就是父皇,惊人的谋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