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那是我的阿朵啊!113(2 / 2)

授印有时候也称敕牒、旨授或判补等,是朝廷的认可状,官员上任的时候还需要出示告身、出身或官照,证明自己是这个人,是这个地方的官。两样东西,缺一不可。

曹民知道,这一批人可能是陶谦巡视领地的征粮兵,正值收获季,各地自然是要开始收粮的。

一个拿着钢叉站墙头的百姓看到真的官来了,也是有些双腿发软的,但他还是大声的喊了出来:“我们是下邳泗水县,我们交粮是交到下邳,不是交给东海郡的。”

那个征粮官大笑:“汝言即可耶?此为东海郡属,速开门交粮!”

一众百姓看到官兵发怒,皆战战兢兢。

聂贯朗声回答:“我就是下邳泗水县令,这里就是下邳泗水,你们怎么说是东海郡呢?”

征粮官马鞭一扬,指着城头聂贯:“此为下邳泗水?”

“没错!”

征粮官从怀中取出一张帛书,小心的摊开后大声念到:“今有下邳国反贼阙宣,大逆不道,谋逆自立……其得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大意就是,下邳国已经被反贼阙宣占据,而且已经天下告知,要讨贼了。

念完之后,征粮官眉头一扬,斜眼看向聂贯:“汝为下邳泗水县令?”

城头一片慌乱,百姓们有些遭不住被打为叛逆的烙印。

从他们的焦躁对话中,曹民加上自己的猜测,大致还原出一个场景。

一群逃荒的人,找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自己建了个县城,为了将来被发现之后,能留下粮食不被饿死,他们未雨绸缪的想了个办法,在东海郡贴上非东海郡的名称,想以此来混淆视听。

只是,办法很蠢。

加上,运气也很背。

聂贯倒是一点都不慌乱,他握紧了手里的刀,轻声的说:“其实,只要把这些人都杀了,就没有问题了吧。”

杀官?

边上的百姓听到了,立刻制止他。

现在,他们或许交点粮食也就罢了,杀官,那可是真的就是造反了啊!

这时,那个从城里逃出去的人凑到征粮官身旁耳语了几句,后者点点头,那人立刻拨马回到树林,片刻之后,他重新出来,赶着一台牛车。

牛车上竖起一根粗大的木棍,一个女子被反手绑在木棍上。

身形上看不出岁数,而且,这女子头低垂,头发盖住了她的脸庞,也让人无法看清到底是谁。

那人用手上的长枪,抵住牛车上那人的身体,对着城头大声喊道:“聂贯!你仔细看看,这个人是谁?”

曹民的心里有不好的预感。

果然,他看到已经泪流满面的聂贯扑到了城墙边,朝着那个女人大喊:“阿朵~~~”

下面的征粮官大笑:“反贼,下来受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