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拜谢诸位107(1 / 2)

终于要上架了,老时间,今晚零点过后,连更五个大章。

说说感想吧。

算起来其实入行多年,一路在扑街,一路在单机。

写了几百万字,侥幸上一本《大明嫡子》抓住了运道,有了一点成绩。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大概是有一些天赋的。但事实很快告诉我,我并没有天赋,那本书虽然也三江了,但很快就数据崩盘。

但终究还是幸运的,靠着《大明嫡子》那本书,我还清了以前的债务。

然后写这本书前,其实有过开小号写,也有过尝试去外站投一个保底,也有在这个号上发过一本,但要么扑街,要么被拒保底,要么就是书被下架。

我始终不认为自己是个有本事和天赋的人,总是运气的成分占多一些。

就如这本父慈子孝。

起点现在讲究入库、试水转化和留存,我除了留存一项,其余只能说是踩线,起点历史新书比我优秀的有很多很多。

哪怕是我和我的编辑,一开始也并没有抱以多大的期望。

但幸运的是,我能在此期间遇见所有在读的读者朋友们。

拙作一篇,幸得诸位追捧。

在此拜谢诸位!

所以我觉得我是幸运的。

因为有诸位在,每天的追读、评论、投票,所以才能捧着我上了三江,甚至在编辑告知下才知道差一点就上了小喇叭,取七本我排第八。

同行的朋友都说我这是传统历史文。

其实我并不清楚什么是传统文,什么是现在应有的文风。这本书从开书,我所想的就是从电视剧的剧情开始,写一个在那個遥远时代里,主角从一开始被束缚在那个制度之下,一点点改变的故事。

虽然有很多剧情,不少老爷会觉得存在问题。就如同昨晚更新的内容,很多老爷们会觉得宣城伯这些人怎么敢如此行事。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大明的勋贵虽然废拉不堪,但依旧是与国同休的存在,哪怕是问罪罢免夺爵也只能是皇帝下旨,这是当下的潜规则。我也绝不会写一群普通武将去严府找主角然后去东南镀金,那才是真正的把严阁老一家当成KT猫看。

又比如说我削弱了张居正等一些人,其实在我的计划里,张居正、海瑞包括主角,都是一点点成长完善的,嘉隆万三朝很漫长,漫长到能让所有人都成长起来。如同前几天更新的海瑞六问,亮剑锋芒。

可能有些问题,确实是我所存在的并且没有注意写好的。这当然是因为我个人的原因,毕竟我不是专业的明史研究人员,我也并不是什么文学巨人。所以看到很多老爷能提出疑点,我能解释的就解释,能改正的就改正,就是希望大家能尽量满意。当然我也明白,我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上我写的内容,尽量完善吧。

如上所说,我自觉没有天赋,只能静心一点点的去勾勒心中所想,将一个自觉完整的故事呈现给诸位,不负诸位追捧。

故事到今天,也到了一个新的剧情碰撞点。西苑宫变,海瑞六问,东南战事等等,包括一些可能已经被大家忽略的伏笔,都已经按照计划完成,并且会一一在上架后爆发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