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海瑞六问102(1 / 2)

众所周知。

浙直总督、浙江巡抚胡宗宪,乃是大明内阁首辅严嵩的门下爱徒。

同样众所周知的。

戚继光又是胡宗宪手下,最是得力的抗倭干将。

所以。

戚继光也是严嵩的人。

所以。

戚继光也是严党。

逻辑关系形成闭环。

如果戚继光不是严党的话,那为何严绍庭会在圣前,提出要用查抄浙江道布政使、按察使等一应犯官的家产,送到抗倭军中充抵军饷军需之用?

严嵩目光从高拱的脸上扫过。

老严头很清楚,高拱之所以在这里大肆借题发挥,就是为了将戚继光弄成名不副实的抗倭将领。

一旦戚继光成了名不副实的人。

那么过去浙江道对戚继光的夸赞,也就都是假的。

而这些一旦都是假的。

那么用戚继光的严家,就是在军国之事上动摇国家安全。

严嵩慢悠悠的开口道:“既然兵部奏报的数目和外面传的不一样,那就让人去查一查,徐阁老以为如何?”

老严头看向了坐着文渊阁第二把交椅的徐阶。

徐阶最近在内阁变得愈发透明。

此刻的徐阶,亦是低着头,盘索着自己的事情。

算一算日子,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鄢懋卿,这时候大概已经到两淮地界上了。

也不知道这个鄢懋卿,是要先巡盐,还是先查东南商税。

听到首辅的点名呼喊,徐阶这才缓缓抬起头。

他看了看首辅,又瞥了眼高拱。

其实。

浙江道抗倭军如何,徐阶现在根本就没空关心。

内阁里有高拱天天盯着严家,就已经足够了。

“严阁老既然要查,那就派人查一查吧,左右不过费些时日罢了。”

附和了一声后,徐阶便重新低下头,也不管旁边眼神中透着疑惑的高拱。

不过是多死少死几个人的事情。

又不费朝廷钱粮。

何必深究。

高拱瞪着眼,气鼓鼓的吐了几口气,这才转过头。

这文渊阁大概是没法待了!

严嵩却是笑眯眯的看向了高拱:“肃卿啊,既然徐阁老也说了可以查一查。我看,不如就让那个海瑞去查一下?”

高拱有些意外,转头看向首辅。

“海瑞?”

……

“海瑞!”

胡宗宪望着眼前站定如木桩的海瑞,最终只能无奈的摇头长叹。

浙江道巡抚衙门正堂。

海瑞照例是穿着那套不知浆洗了多少次的破烂官袍,顶着那张黑黝黝的脸。

他举起双臂,露出布满褶皱和裂痕,指甲缝夹杂黑泥的双手。

“部堂,您当真觉得,东南的事情就此了结了吗?”

胡宗宪摘下顶上乌纱,轻放在一旁官桌上,目光看向海瑞。

“你这个人,套一句俗话,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听说你今天要来衙门寻我,我把案卷文书都给搬走了,特意找来了一部全唐诗,在这里等你。

翻了一个时辰,给你找了一首,也给我找了一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