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东南赛场又添新人93(1 / 2)

台州府,戚家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戚继光拱手颔首,微微弯腰。

“末将愿闻其详。”

这边,谭纶也已经打开书函,面色严肃。

“余闻戚将主,虽承父志,袭任登州,却无将门奢靡之风。三十四年七月,将主调浙江,屯军政善。

得部堂力荐,镇三府参将,自此每战则胜,无骄不躁,深感军力,力陈利弊,言及军部。

乃至三十八年,终得募员练兵,力操士卒于报国之上,严明军纪、严格赏罚,新法操练,成书《纪效新书》,营如学堂。创狼筅,作鸳鸯阵,制涂塌以逐贼,再有棱形、三才之阵。

余观国朝新将,无有能出左右者。遍览南北,唯将主可堪日后国朝大将矣。

是日,余于京中闻得军报,将主整治海防、修筑海堤、筑造铁炮、督造战船、建立水师。

首战新河,迎敌五倍之,敌船数百,将主帐下诸兵无有畏战,上下求战似渴。将主御兵,眷内出身,夫妻同战,引得贼子仓皇而逃。

将主之才,非千余万余之兵帅之,而可帅百万师。

时下朝局艰难,东南海患频生,余矢志信以,今岁浙江可清倭患于将主之手,然东南数省皆患之。

今增将主可帅之兵,托东南半壁乾坤朗朗于将主,钱粮无缺,朝堂无虞。

余盼东南海平于将主手,只待来京奏凯日,满敬将主三杯乎!”

谭纶是有才的。

不然也不可能在裕王府当幕僚。

严绍庭写给胡宗宪的这份书函,涉及戚继光的这一部分,被他以激昂的语气通读而出。

言辞昂扬,犹如笔者亲临慷慨。

将手中书函有关于戚继光的内容读完之后,谭纶也沉默了起来。

在他的心中,一份古怪的感觉悄然生出。

这是严党?

这是严党?

这是严党?

在场三人,心中同时生出了同样的疑问。

即便是谭纶,这时候要是有谁说严绍庭是严党,他都能当面将那人骂到自裁谢罪。

浙江都指挥使司的那人,更是目光幽幽的盯着戚继光,眼神里满是羡慕。

不说旁的,只要凭着这份书函内容,往后戚继光在朝堂上就是步步高升的存在。

更不要说,如今京中那位朝堂红人,言辞之间更是直接将东南半壁都托付在了戚继光的肩上。

这是何等信任?

这又是何等器重?

酸啊!

同样酸的还有坐在角落里的某位未来国公。

徐文璧眼巴巴的看着前面诵读书函的谭纶,心想着自己三人是怎么到了这浙江戚家军中。

自己和严润物的账,再记一笔!

而作为当事人的戚继光,更是久久难以言语。

自己先前错怪那位素未蒙面的严侍读了?

突然之间。

戚继光全完忘了自己此前说的话,他只觉得自己此刻身上犹如万钧之重。

他双手紧抱,深深的躬身弯腰。

“末将定不负上官信重,增募练兵,决战倭贼,唯抱死志肃清东南海防!”

此刻的戚继光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说出这句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