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昌平书院76(2 / 2)

嘉靖哼哼着,大约是因为酒水的浸泡,让他感觉身子舒畅了一些,嗯嗯着说道:“去昌平吧,到那边守着皇陵。”

吕芳当即转头看向杨金水:“还不快给主子爷谢恩!”

杨金水赶忙趴在地上,向前匍匐攀爬,额头接连不断的重重磕在金砖上。

“奴婢拜谢主子爷不杀之恩。”

“奴婢拜谢主子爷……”

他的声音里,都带上了哭腔。

嘉靖有些厌恶的盯着杨金水:“滚吧!听说严绍庭要在昌平为那些灾民子弟建一座书院,到时候你多去读读书吧。”

杨金水又是一愣,抬头看了一眼皇帝,然后赶忙低下头。

吕芳的眼底也闪过一丝精光。

只有正在替皇帝搓脚的黄锦,将这事默默的记在心中。

……

而出了西苑后的胡宗宪,也不曾再在京师多做停留。

与严绍庭商议了片刻之后,便准备回官驿收拾行囊重回浙江。

临别之际。

严绍庭骑在马上,胡宗宪坐在马车上。

要走的胡宗宪先开口道:“东南诸事,还请严侍读放心,此次重回浙江,老夫必还给严侍读一个朗朗乾坤的浙江道。”

留在京师的严绍庭则是笑着说道:“沈一石此次必死无疑,织造局却是宫中的,万不可再动,我想沈一石手上……”

胡宗宪眼角动了一下:“有关沈一石之事,老夫此次回去处置干净,自会将一应详细,尽数送报严侍读。”

严绍庭笑了笑。

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严绍庭又道:“郑泌昌、何茂才此刻大概已经面对上海瑞的审查了,只是海瑞终究只是新任的都察院监察御史。胡部堂才是浙江巡抚,给他二人定罪上奏,还得胡部堂拍板子。”

胡宗宪冷笑道:“便是为了前线抗倭军将士们,老夫也会不留情面,将郑泌昌、何茂才二人定下难逃死罪。”

严绍庭依旧是面带笑容。

说到底,老胡也是在朝多年的官员,断无可能因为自己一句话就信了自己。

若是没有抄没郑泌昌、何茂才等人的家产,充抵抗倭军军需之用,老胡怎么可能会让浙江道对自己完全开放?

他坐在马背上,冲着胡宗宪抱拳拱手:“那我就祝部堂一路顺风,马到成功!”

胡宗宪亦是拱手作揖还礼。

马夫长长的吆喝了一声,马车便慢慢的动了起来。

望着马车远去,严绍庭这才收回视线。

送走胡宗宪之后,严绍庭先去内阁,给在东南的张居正和海瑞两人,分别送去了一份公文。

接下来的日子里,严绍庭便将心思放在了对外商号的建立上。

道长如今还没说商号应该放在哪個衙门管辖,于是就成了严绍庭完全领导,直接和道长汇报工作的存在。

朝中倒是也生出了不少议论。

大致都是在说严绍庭已是清贵之流,却还在行商贾之事,言语间不少的诽议和讥讽,也带着几分看热闹的心思。

大多数人看不懂严绍庭为何会亲身涉足商贾之道,沾染黄白腌臜俗物的事情。

但又有更多的人,却是眼热他能在西苑有如此恩宠,能将这等利润泼天的差事抓在手上。

面对朝堂之上的流言蜚语,严绍庭却是在忙完东南的安排后,便专心抓起了昌平那边的事情。

他准备在昌平,为灾民们建一座书院。

一座昌平书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