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倒严号角?54(1 / 2)

京师的雨,好似是和东南的暴雨遥相呼应了起来。

密密匝匝的雨滴,乒乒乓乓的砸在伞面上,压出一个个反反复复起伏着的凹坑。

青袍的摆子,已经被雨水打湿。

皂面白底的官靴,彻底的从里湿到外,靴子里也装满了雨水,每一个脚步,都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严绍庭走的很急,以至于跟在身后的狗腿子严虎,已经摔倒了好几次。

到了承天门前,严绍庭终于是止住脚步,回头看向严虎:“按照时间来算,浙江道已经有消息过来,想来海瑞在苏州府那边的消息也快要入京了,你就留在家中,一旦有消息就让与成入宫送给我。”

严虎抿着嘴重重点头,将一直揣在怀中的足衣和干净的靴子递到少爷怀中。

而等严绍庭赶到文渊阁的时候,班房里只剩下几名内阁中书舍人在忙活着。

守在内阁班房的是一名身着文官飞禽袍,身形魁梧,宽面满须,年岁大约三十多的官员。

见着严绍庭过来,今日在内阁当差的高翰文连忙躬身上前:“下官翰林院编修、中书舍人高翰文,见过严侍读。”

翰林编修是七品的官。

而严绍庭的翰林侍读,却是六品官。

严格说,严绍庭算是高翰文的本部衙门直属上官。

严绍庭有些意外,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高翰文,他笑笑:“原是高翰林,诸位阁老这是已经去西苑了?”

高翰文长得五大三粗,说话却慢条细理:“回严侍读的话,几位阁老先前已经被陛下传召去了西苑。”

“是浙江道毁堤淹田的事情?”严绍庭明知故问,眼神却是审视的盯着高翰文。

算起来严家还是高翰文的座师,而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位却被严家丢到浙江背锅。

然后引发了一连串神奇的事情。

高翰文此时却不知座师家中公子在想些什么,如实回道:“不曾料想浙江竟然出了这等天大的事情,几位阁老接到消息的时候,皆是胆战心惊,刚一起身便接到了西苑传召。”

高翰文平静的说着话。

但严绍庭却是双眼微微一动。

这说明,即便是到了现在,道长对朝廷内外的讯息掌握,并没有受到半点阻拦。

甚至于西苑的消息渠道,要比朝廷和内阁更快。

如今见着高翰文,严绍庭便暂时按下赶去西苑的心思。

反倒是好整以暇的看向高翰文。

严绍庭微笑着询问道:“高翰林觉得,浙江这一次的事情应当如何妥善解决?”

他知道高翰文会如何答,但他依旧是问了。

很显然。

身为翰林院编修,在内阁充任中书舍人的高翰文,对浙江道所发生的事情,现在确实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

只见高翰文有些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下官以为,浙江道之事其实在于朝廷赈济,但却又不能照旧执行。严侍读此番在京师以工代赈顺天府灾民,便给下官诸多启发。于浙江道而言,下官以为可行以改兼赈之法,便可两难自解。”

“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严绍庭脸上带着模糊不清的笑容,淡淡的看了高翰文一眼。

高翰文点头道:“命浙江道官府,召集当地大户人家,以合适的价格用钱粮将灾民家中受灾的田地买下来,而后浙江官府便可将这些稻田,直接改为桑田。

灾民受灾,却有钱粮度日,重建家园。而浙江道官府亦能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增产丝绸。

如此之下,当初朝廷在浙江道定下的五万亩良田改稻为桑的事情,便可解决。”

严绍庭只是笑了两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