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 小朱同学,福大命大27(2 / 2)

也先被他气笑,一鞭子挥过,却落在了空中:“行了!滚回去伺侯你的狗主子吧!”

哈铭驾车,林钧随车,走远了些,林钧方好奇问起了哈铭最后,和也先说了什么。

哈铭也是耿直,一字不差地学了,林钧亦是哭笑不得,打定主意,以后和瓦剌王打交道,就交给哈铭了!

待回到自家营帐,林钧立刻查点起来,最后在车底装着花生瓜子的布包里,发现了一叠油纸包。

看上面名字,菘菜,芸苔,韭菜,茼蒿,菠菜……足足十余种叶类蔬菜,又有胡瓜,胡萝卜,冬瓜等。

林钧大喜,认出菘菜即白菜,芸苔为油菜!

幸好他除了有位好讲古的师兄,还有位厨道造诣颇深的师傅!

在他拜师不久,每食一种蔬菜,就讲一讲其起源。

按师傅的说法,会做菜,充其量是一家之煮,菜做的好,也不过是个厨子。

想要在厨道上精进,成为厨艺大师,乃至一地厨王,又或者更进一步,成为各厨王共同推崇的厨神——

那就必须了解这些小菜菜的前世今生!

并且要亲手种菜,这样才能知道菜之优劣,从挑选食材开始,就完美无缺!

彼时林钧顶着烈日炎炎,在师傅心爱的小菜地里拔草,顶着师傅杀人的眼神,学着师兄的口吻,反问了句:

“师傅厨王乎?厨神乎?”

现下看来,若非他先种了两年菜,还真没办法在瓦剌的地盘上,让自己的口舌,不那么辛苦!

林钧记得,师傅讲过,“除了自古长在华夏的菜,外来蔬果,古来有三姓。”

“一姓胡,汉晋时的西北陆路,和唐时的丝绸之路,如胡瓜,胡萝卜,胡桃。”

“二姓番,南宋到元明时,自番舰带入,如番茄,番薯,番石榴等。”

“最后一姓,是为洋,源自清代和民国,不止于蔬菜,什么洋房洋火的,蔬菜就比如洋芋洋葱!”

可惜了,番字头的菜,虽然大多自明传入华夏,却是在大明中后期了,现下是没有的。

林钧小心地把菜籽收好,看起了其他物件。

面二十斤,不错不错。

他只要了面,却没要米,虽然这时候,赫赫有名的响水大米,就已经是贡米了,林钧可不觉得,大同城内,会有贡米。

还不如要面粉!

山西的面食,可是和老陈醋齐名的!

四大名醋,各有妙用,山西老陈醋,最配山西刀削面!

吃面时浇上一勺,简直不要太巴适哦!

只有二十斤,非是林钧不想多要,实在是朱祁镇的这辆坐驾,两匹马拉着他和朱祁镇及刘监正父子二人,已是十分勉强。

林钧盘算,再加一百斤的物件,也就极限了。

到时候,他还得喊着刘监正父子一起,都学学骑马,最好小朱同学也一起。

这两天,他和师兄,断了许久的wifi,又接上了!

师兄言:“瓦剌兵临北京城下,损兵折将,连夜逃离,惜太上皇未被炮火余弹所伤,终至草原南狩一年,实为大明之耻!”

这话里的意思,可太多了!

瓦剌逃起来,是马快,还是马车快?

朱祁镇非但没有被救出,反倒被炮火余弹给轰了一波!

换句话说,小朱同学,先得在大明官兵的炮火下,逃得性命,接着还得跟上瓦剌大军,一路逃亡!活到了草原!

林钧觉得,小朱同学,从某方面讲,也称得上福大命大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