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0【直取中军】1295(1 / 2)

   <div id="tet_c">官兵连续组织几次进攻,全都一触即溃。

   半个月前,他们也曾经攻山,至少当时能坚持几分钟。

   赵遹沉默不语,他当然知道出了啥问题。

   鸳鸯阵什么的,那只是战术层面。官军败得那么快,纯粹属于士气太低,死伤几人就能溃一大片。

   特别是成都平原的子弟兵,投军之初士气旺盛,许多人甚至带着杀贼立功的想法离家。

   但困守梓潼太久,一次胜仗没打,反而丢失两座山寨。

   那些冬日受冻的乡兵,也对子弟兵有所影响,总觉得官府做得太过分。

   还有就是朱铭的檄文,很多子弟兵都知道其内容,于是产生一种复杂心理:一方面埋怨朱铭造反,害得他们背井离乡,家里还因战争多交税;一方面又对朱铭报以同情,认为朱铭是在为他们仗义执言。

   一句话,都不想打仗,也不敢打仗了。

   赵遹摆出宋代最常用的“大阵”,也叫“中军阵”。

   这种阵法有基本套路,也能因地形而做出调整,此刻变出的就是“四门斗底阵”。

   无他,此阵最稳妥而已,且变阵简单适合新兵。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