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物理大道】498(1 / 2)

   程颐偏理,程颢偏心。

   此时的洛学弟子,基本上都是心理双修,但也有各自的偏好。比如杨时、陈渊师徒,就更偏向于程颢,更接近于心学。杨时后来的四五代传人朱熹,却又向着程颐的理学靠拢。

   反正是到了南宋,心学与理学才分家。

   杨时、陈渊的明善求仁,跟王阳明的致良知差不多。他们的注重实践,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差不多。人人可以为圣,又是心学王艮的口号。陆王心学,跟宋代这些洛学思想,有着非常清晰的传承关系。

   而在王阳明晚年,尝试将心学与理学合一,如果他成功了,合出来的就是进阶版洛学……

   见侄子跑了,闵文蔚呵斥师生:“尔等还愣着作甚,快快回学舍读书!”

   二百多师生,磨磨蹭蹭,搬着板凳散去。

   闵文蔚也气呼呼回自己的办公室,却不知道,等他走后,一些学生忽然折道去追陈渊。甚至还有一个书院老师,躲着山长也跟去了。

   闵子顺一阵奔跑,却不见陈渊的影子,茫然迈步追寻,猛见老槐树下站着两人。

   他兴奋疾奔过去,便听到一番对话。

   陈渊说道:“未有天地之前,太极是个混沌之物。太极分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为理,形而下者为气,理一分殊,不辨先后。人生天地间,具二五之气。得清者智,得浊者愚,中和者为圣贤。向学求道,便是求一个中和。明善求仁,愚者亦能为圣贤矣。”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