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5【男主人的书房】74(1 / 2)

   此时此刻,阅读赵岐的《孟子章句》,朱铭自然而然想起《孟子集注》。

   朱熹的种种批注,清晰浮现于脑海,跟赵岐的批注两相对照。

   翻看几页,朱铭大概看明白了。

   赵岐的批注一板一眼,下笔时特别守规矩。而朱熹的批注则夹带私货,完美体现啥叫“六经注我”,通篇都在用《孟子》阐述理学。

   正要把书放回去,忽从书中掉出一张纸。

   朱铭捡起来阅读,纸上抄写着王安石的《王霸论》。末尾还有抄写者的读后感: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安石不仅是改革家,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理学家。

   《三经新义》是改革派的思想武器,被王安石确立为科举唯一指定工具书。司马光后来得势,也只敢把王安石的《字说》给禁了,依旧允许考生引用《三经新义》来答题。

   无他,这三本书太厉害了!

   甚至后来朱熹写《四书集注》,也是沿着《三经新义》的路子在走。

   朱铭快速翻找完全书,发现书里夹着许多小抄。除了王安石的文章,还有二程、张载、司马光、吕惠卿等人的作品,内容都是对《孟子》经义的阐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