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鸡汤文鼻祖37(1 / 2)

夏菁向宋学文反复确认了手上的文字是不是出自方子奇之手。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夏菁的思维陷入了短暂的混乱,她承认方子奇很有能力,在商业运作推广上自己和杂志社的其他人捆起来也不是对手。

但是说到具体专业,从事专业文字工作的夏菁固执的认为方子奇只能写出浅显易读的大路货,他的那些所谓“龙王回归”的低俗小说要不是能给出版社挣钱她一眼都不想看。

手中的稿子文字清新,立意深远一看就是有深刻人生体会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她无论如何也无法和方子奇联系到一起。

但事实就是这样,夏菁最后不得不承认真的有人能把低俗和高雅同时玩得转。

放下心中的小纠结,夏菁再次品读手上的稿子,越看越喜欢,她现在甚至想把上面的一些句子抄下来做成书签。

能不合她的胃口么,稿子上的文字全部来自号称文青杀手的翻译刊物《心灵鸡汤》,方子奇几乎是凭着印象原文搬运的。

《心灵鸡汤》是美国作者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一同创作的励志作品,通篇以人生智慧和积极的人生观为看点,在99年第一次在国内翻译出版,迅速席卷青年人市场,同时得到了大量的年轻人的共鸣,甚至出现了灯塔国的思想就是这么深刻一类的脑残粉言论。

不过在受到追捧10年之后,“鸡汤”的口碑突然发生反转,因为人们发现“鸡汤”除了告诉你需要努力、奋斗、鞭策自己的一类口号之外不提任何解决困难的手段,仿佛心态好了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一样。慢慢的“灌鸡汤”也成为了说话假、大、空,给员工画饼的同义词。

不过这是90年代,鸡汤文对夏小姐这种文艺女青年几乎无往不利。

夏小姐继续把稿子往后看,翻到中间的部分发现是份机构简介。

“积小流而成江河。”

“用社会的力量贡献爱心。”

“风雨过后,雨过天晴。”

简介上说本刊物是民间公益组织天晴公益创立的刊物,初衷是和读者分享人生感悟,弘扬社会正气,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社会公益活动中来。

在刊物的最后还有目前天晴公益清除街面小广告、处理积年垃圾、义务帮助残障人士的照片。(由于时间紧张,大部分是摆拍,宋学军、苏晓梅、甚至是赵国庆都轮流上镜。)

中间是自制的天晴救援队标,一只张开翅膀的鸽子又像是向有困难的人伸出的手。

老实说,文字让人很感动,但是夏菁就是有很强的错位感,因为三周前方子奇还在她面前大谈生意、利润点、营销手段,怎么转眼就变成修桥补路的大善人了?

和《狐言》不同《雨过天晴》设定上是月刊,而且在印刷上采用了最高的标准,甚至在92年这个时候夸张的用了部分彩页,因为发行量不大再次推高了印刷成本,单册的印刷成本堆到了五元六角的夸张程度。

定价就更夸张了,直接和十元一册的《青年文摘》看齐。

哦,这么说不太准确,《雨过天晴》的定价是9.9元,不到十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