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 2)

在看到慕箴倒下,她情绪崩溃恳求自己救他的模样。

在方方面面,每一个都宣告着自己无论如何再也无法插足他们的蛛丝马迹里,晋修都觉得自己快要无法呼吸。

他明晰药理,洞察人体,他知道自己身体没有任何毛病,也不会无端产生如此剧烈的痛苦。

但他还是经历了,再一次的。

晋修领悟,他所遭遇的这些,无关病症,是不甘与艳羡在作祟。

既然如此,他又为什么要留下呢?眼睁睁看着她再一次与他人幸福甜蜜,共度一生?

他做不到,所以只能选择落荒而逃。

明熙听闻他的话,顿时又担忧了起来:“水土不服吗?那确实该走了,但我们是朋友,你要跟我说一声啊。”

她絮絮叨叨说了许多,她知道晋修一旦沉心研究,便顾不得生活上的许多事。

那股气劲早在晋修说他难受时消散,明熙嘱咐他要好好吃饭,别总把身体累着。

说了许久,晋修也一直乖巧听着。

他也对明熙说了在郴州久居的地址,若是有事,大可直接去找他。

明熙自然知道,见说得差不多,也好好地告过别,她挥手送晋修离开。

在分别的时候,晋修深深地望着她。

秋雨寒冷,晨风凉凉。

晋修的声音苦涩无比:“明熙,这一次,是我来迟了。”

明熙没听明白,以为他在说此次渔阳的疫病,只是不解地看着他:“没有呀,你来得刚好呢,若是只有我一个人,就算写出了药方也不敢推广,才不会这么快结束呢。”

晋修的眼睛明亮又哀伤,他看着明熙,唇瓣嗫嚅,终究是什么都没有再说。

于是他向明熙作别,望着晦暗的天际和朦胧的雨,他心想,既然选择了与过去告别,那么他希望明熙未来可以永远像如今这般自由。

晋修将伞给了明熙,身上淋了点雨,小厮将伞挪过来时,感慨了一句:“公子偏急着走,这雨还有的下呢。”

他闻言抬头,自己一向不喜欢雨天,尤其是夏日雷鸣的阵雨。

阴测测的天总让他想起痛苦的记忆,今日这天也是阴测测的,但晋修笑了。

“很快就要停了。”他轻声,“这场雨,终于结束了。”

等到见不到人影了,明熙才闷闷不乐地回到了车里。

慕箴一直待在这等她回来,方才他们谈话时也没有掀帘子看。

见她回来,他开口:“走了?”

“嗯,”明熙有些不开心,“说他身子不舒服急着要走,真是的,亏我还计划了好久要带他在渔阳好好玩呢。”

他安抚地摸了摸她的头:“那我带你去南巷喝碗豆腐花?”

作为无辣不欢的明熙在遍地甜党的渔阳,连碗放辣的豆腐花都吃不到。

但凡要是敢把辣子滴到碗里,就会遭来店家的围杀,慕箴找了好久,才在南巷的一家摊贩找到会做辣的豆腐花店,让明熙吃了个痛快。

可她现在没心情,神情恹恹:“不了,我还是回府补觉去吧。”

慕箴也没强求,将人送到叶府后叮嘱闻冬给她煮完祛寒的姜茶,别让她病了。

好不容易与故人重逢,却没相处几日就分别,明熙心情郁闷极了,没喝姜汤便上床睡了。

窗外的雨好像又大了,明熙睡得昏昏沉沉。

她又梦到了郴州,那段并不算多美丽的回忆。

季飞绍被刺杀后,为了方便治疗,他们干脆般进了晋修家中。

她白日里跟着侍从一起照顾季飞绍,他那时刚被晋修救回来,整个人虚弱的很。

闻冬不在,院中没有会做饭的人,她自告奋勇开始学做菜。

就想着能给病中的心上人补充点营养,季飞绍不吃辣,她每做完一道菜,就会先拉同样不吃辣的晋修试味道。

他听话的很,每次都是乖巧地吃,再一一给出反馈。

明熙娇惯着养大,要学会做菜哪里有那么容易,手上总是受伤。

晋修每次都会沉默着给她善后。

有次他捧着明熙被燎伤的指尖,小声问:“这么喜欢吗?”

“嗯?”

晋修见她不解,抬头问:“这么喜欢他吗?”

明熙含蓄笑笑,却大方承认:“是啊,非常非常喜欢。”

“真好。”

晋修真切说着:“没有人喜欢我。”

“怎么会?”明熙诧异,“你可是名满天下的神医,每一个被你治好的人,一定都会对你感恩戴德的!”

“我说的不是这种,如果我不是神医呢,如果我什么都不会呢?”晋修看着她,“就像那个男人一样,如果他失去一切,你也一定会喜欢他吧?”

见明熙果断点头,晋修失落道:“我也想要这样的人喜欢我,我遇到的人,都不好。”

明熙听说过,晋修自小便是个天才,一开始免费为家乡的人治病。

后来入不敷出,活不下去时,想要诊金,却被同乡斥骂。

不过就是仗着他年纪小,又没有亲戚帮衬,想可着劲压榨他。

经历这些事的晋修远离家乡,到了外面,也大都看他小不信任他,久而久之晋修开始害怕与旁人说话,对方一开口,他总以为是要骂他。

说这话时的晋修就像是个孩子,神情有些委屈,让明熙见了心里发软。

她不自觉地哄着:“我就很喜欢你啊,虽然跟季大哥的喜欢不同,但我们一定会成为很好很好的朋友的。”

明熙捧着晋修的脸:“你这样好的人,未来也一定会等到那个人的。但你要记住,别人喜欢你的前提,是你得先喜欢你自己。”

晋修的双眼中满是温柔的明熙,他听见面前的姑娘说道:“旁人的话语意见都没有都没有你自己重要,所以不要害怕,也不要沮丧,等你足够喜欢自己,别人就都会来喜欢你啦。”

少女的话语就像阳光落下,让晋修的眼睛都变得闪亮亮的。

记忆就定格在那个午后的小院中,明熙醒来时,仍觉得头痛。

窗外的雨还没停,她恍惚记得方才梦到了什么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话,但大梦初醒,一切都忘得干净。

喉间干渴,明熙下意识咳了两声,引来了闻冬。

她低声呼喊:“姑娘又发热了,约莫是淋雨受了风寒。”

外面杂乱细微的声音逐渐听不真切,明熙仍在想方才的梦。

究竟是梦到了谁,梦到说了什么话,怎么醒来后总有股怅然若失的失落。

想了半天的明熙最终还是放弃,重又闭上眼休息。

不过并没有任何疫病的征兆,只是普通的风寒。

躺了两日,等她能下床时, 渔阳已经彻底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许是天气凉了,明熙的身子断断续续的好不了,总是咳嗽。

汴京那边听闻了这段时日的凶险,写了好多信来,从询问疫病的情况到她的身体状况,洋洋洒洒写了许多。

叶明芷说, 也许是渔阳那些气候太潮湿, 入冬了太冷, 明熙不习惯,所以风寒才迟迟不好。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她带着祖母在年前回一趟汴京, 等过完年了再回去。

立冬这天, 明熙的院子里早早用上了炭火。

闻冬也是在汴京长大的, 也无法适应这边的天气, 进了屋后打了个冷战:“今日上集市碰见刘姑娘家的女使,托我问问姑娘年要在哪边过。”

明熙正坐在火炉边给姐姐写信, 轻咳了两声:“祖母怎么说?”

见她还在咳,品秋将她写的止咳露又拿出来让她喝。

闻冬道:“老夫人说今年若是回汴京, 还可以顺路搭商船, 便捷的很, 但还是看姑娘你的意思。”

渔阳的海运自从大半被朝廷征收后, 外出贸易的生意变得频繁了些,据刘鸢他们说往年这时候入冬了, 商队的人便大都休息在家,等开春再继续了。

但看眼下的架势, 只怕过年也不会断了。

明熙想了想,若是真能蹭上商船,回去确实很方便。

但是冬季的海上只怕更湿冷,只怕会引发祖母膝盖的旧伤。

她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只能叹气:“容我再想想吧。”

因为生病,这段时间都没能去书院,明熙和慕箴约好,每隔几日二人便去蔚茗轩相聚,他来为她讲些重点。

蔚茗轩也被官家收管,装修也不再像之前那般有腔调,客源少了许多,明熙上去的时候,慕箴正坐在窗边等她。

小小的厢房里也被抬了炭火上来,为防止她闷,慕箴还特地开了些窗。

她上前,下意识地抬手要去摸他脉搏。

经过这段时间相处,慕箴也习惯地将袖子往上拉,连着吃晋修留下来的药方,慕箴的脉摸着已经平顺许多,再没有任何顿塞微弱,经怀生说,咳喘的老毛病也一直没有再犯过了。

明熙定了心,这比她计划里四年后再治愈慕箴身子的计划要快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