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 2)

蔺阡忍哭了?

蔺阡忍竟然哭了!

年听雨难以置信的看向蔺阡忍,伸手在他的发顶呼噜了一把:“怎么哭了,这可不像你。”

闻言,蔺阡忍环在他腰间的胳膊勒的更紧了,像是怕他骤然消失一般用力,而他的泪水也越来越多了。

年听雨从未见过蔺阡忍哭,这是第一次。

他的心脏止不住的抽疼。

“可以和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年听雨道:“当然,你要是不愿意说也没有关系,总之我在。”

这样闷着声音哭了许久,蔺阡忍涩着声音开口了:“母后刚刚来见我了,还给我带了一盒梅花酥。”

梅花酥……

当年赢夙从寒山寺带回来的那盒点心,也是梅花酥,更是蔺阡忍唯一喜欢吃的小点心,一个人完全可以吃光一整碟。

而听见“梅花酥”这三个字,年听雨的心间萦绕起不好的感觉,他心惊胆战的问:“然后呢,母后和你说了什么吗?”

蔺阡忍失魂落魄的说:“母后承认了当年的毒是她给我下的,她还告诉我......”

蔺阡忍的声音抽了一下:“父皇也是她杀的,而我也不是她和父皇的孩子......所以......我到底是谁......”

蔺阡忍的话, 一句比一句震惊。

如果这些话不是从蔺阡忍口中说出来的、如果他的脑海里没有浮现与之相关新信息,年听雨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这些事是真的。

世人皆知隆安帝与温贤皇后戚元懿,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成婚后更是相濡以沫、恩爱两不疑。

由此铸成了一段被人口口相传的佳话。

可谁又能想到,杀了隆安帝的人, 正是戚元懿呢。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 戚元懿之所以要杀隆安帝,就是因为她碰巧发现了蔺阡忍非自己所生这件事。

......

......

孩子是戚元懿生的, 所以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孩子的事。

哪怕刚刚生完孩子那年, 她因为难产伤了元气始终无法亲自照料孩子,但她依旧很关心孩子的情况,时常向奶娘打听孩子的事,

她生的孩子不会对兰花香过敏,甚至每每看到兰花都想伸手去抓。

可蔺阡忍恰恰相反,他对兰花的反应非常大, 闻不得半点和兰花有关的东西。

而蔺岚笙当年进盛京城告御状的时候, 恰巧在身上带了一个以兰花为主要香料的荷包。

蔺阡忍那时只不过闻了一下就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反应, 不停的打喷嚏都是最轻的了。

当晚,他就起了一身的红疹,呼吸变成了一件极为困难的事, 后来喝了足足大半个月的汤药疹子才消下去。

如此情形, 戚元懿很难不起疑,而她心中的由来已久的疑惑,似乎也在一瞬间有了清晰的答案。

——怪不得一向对兰花无感的隆安帝, 会在一夜之间讨厌起兰花, 不仅下令将宫中的兰花全都处理掉了,更是直接将兰花定为了宫中的禁花。

隆安帝如此做, 并不是他真的讨厌兰花,而是要隐藏蔺阡忍的身份!

只是,那个时候戚元懿一心都扑在了蔺岚笙的身上,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隆安帝对峙。

而且戚元懿也想在谨慎的确认一下。

毕竟对花香过敏这件事也有可能是后天忽然出现的,因此光凭这件事就武断的说蔺阡忍非她所生太过于绝对。

但有一件事是后天无法改变的。

戚元懿记得奶娘和她说过,小太子的腋窝下有一块红色的胎记,而且非常的有特点,看起来就像振翅的鸟。

为了验证这件事,在某一次一起用膳的时候,戚元懿曾暗中吩咐宫女将汤撒在了蔺阡忍的身上,等蔺阡忍去换衣服的时候,又叫服侍的人,特意注意了一下——看看蔺阡忍的腋窝下是否有那样一块儿胎记。

事实就是蔺阡忍的身上没有任何胎记,戚元懿得知这件事以后,理智开始摇摇欲坠,心情更是不断的朝深渊下坠。

等蔺岚笙因为血崩去世以后,戚元懿再也绷不住了。

她不管不顾的闯进了御书房,当面和隆安帝对峙,讨要自己孩子的下落。

奈何隆安帝是个嘴硬的人,无论她怎么质问,隆安帝给她的回答都是同一句话。

“孩子被朕换出去了,朕现在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回去吧皇后,朕还要处理政务。”

戚元懿哪里肯回去,她站在隆安帝面前一动不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发出第二个质问:“好,陛下既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那么臣妾换一个问题,蔺阡忍到底是谁的孩子?!到底是谁!”

面对这个问题,隆安帝干脆不回答了,甚至直接叫身边的总管太监将戚元懿强行送回了羲和宫,叫她好好冷静一下。

戚元懿如何能冷静的了!

隆安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她为了帮隆安帝堵住朝臣的悠悠众口,不惜亲手将蔺岚笙给送了出去。

谁料隆安帝竟然还背着她做了这种事,趁她养身体的时候,将她的孩子给换走了,让她给别人养了那么多年的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真相和蔺岚笙的死,对戚元懿形成了双重打击,叫她无论如何也冷静不下来,甚至恨上了隆安帝和蔺阡忍。

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她的女儿就不会受尽委屈、血崩而亡,她的儿子也更加不会不知所踪、生死未卜!

所以戚元懿挨个下了死手,一个也没有放过。

她利用这两个人对自己的信任,轻而易举的给他们投了毒。

只是她没有料到,隆安帝明知她那晚送过去的羹汤有毒,还是当着她的面一滴不剩的全都喝了。

更加没有料到隆安帝会给蔺阡忍服用护心丹,以防万一。

当晚毒发的时候,宫里静悄悄的,隆安帝没让老太监去叫太医,反而把赢夙悄悄叫了过来。

他吊着最后一口气嘱咐赢夙不许将他的死因说出去,只需对外宣称他是暴毙而亡即可。

更甚者,为了保护戚元懿,他在死前还下了一道密旨,要赢夙杀了知道他死因的每一个人,哪怕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老太监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隆安帝也将他给蔺阡忍服下过一颗护心丹的事,告知给了赢夙,要赢夙务必在蔺阡忍出事的时候出手相救。

那个时候,赢夙并不知道隆安帝为何要隐瞒自己是“中毒身亡”的真相,也不知道的隆安帝为何会“平白无故”的给蔺阡忍服下护心丹。

直到蔺阡忍回来,年听雨提醒他蔺阡忍中毒之事太过于蹊跷,赢夙才骤然清醒。

隆安帝之所以让他杀了那些人,是因为他想保护戚元懿,而给蔺阡忍服用护心丹,是因为隆安帝太了解戚元懿了。

隆安帝知道,以戚元懿敢爱敢恨的烈性子,若是知道这些事一定会想办法让他们的陪葬的。

在隆安帝心里,他确实亏欠了戚元懿太多,所以他心甘情愿的喝下了戚元懿送来的毒汤。

但是,蔺阡忍并不欠戚元懿什么,所以隆安帝早早的可就给蔺阡忍服下了护心丹,想尽一切办法护他无恙。

当然,戚元懿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这些事。

要是一开始就知道,她和至于离开皇宫去寒山寺清修,又何止于对蔺阡忍动手,甚至在他驾崩的消息传来以后,连看都没回去看一眼,只是每年走走流程一般参加蔺阡忍的祭礼。

戚元懿也是两个多月前的某个深夜,才从赢夙口中得知这些事。

那夜过后,恨了数年的戚元懿,心头忽然涌上一股莫大的悔意。

她可以杀隆安帝,但她不该对蔺阡忍动手。

因为蔺阡忍从始至终什么都不知道,他只是权力争夺的牺牲品、是受害者。

......

......

理完这些信息,年听雨疑惑了许久的三件事终于有了答案。

怪不得那晚赢夙听了他的提醒以后,突然就请了两□□假,原来他那时就什么都知道了,然后连夜赶往寒山寺见了戚元懿。

也怪不得赢夙听见们开始怀疑戚元懿以后,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因为他在履行隆安帝交代给他的事。

——保护好戚元懿,不让这件事被人知道。

而戚元懿忽然借着过年的由头回了皇宫,无非就是戚元懿在蔺阡忍为他求情的时候察觉到了蔺阡忍的身份,而她又觉得自己亏欠蔺阡忍,所以就回来了,甚至没有提过任何离开的想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