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迷失地(2 / 2)

同时田中奇也曾告诫于她,原神世界并不平和。自古以来,虽然从一些偶然发现的物件之上,可以推测每个时代都应该有有原神超脱的人存在,然而在历史上很难找寻到蛛丝马迹,更别说关于原神超脱的传承,这其中或许藏着更深的隐秘。

也是因为关于原神的传承不知何因已然断绝,他们如今再无明确参考,就像黑夜里的赶路者,不知前方何处有路,何处又是悬崖。甚至于,稍有不慎,便有可能神散天地,身死道陨。

然而她却未曾感到一丝对未知的忧虑,反而感到些许期待。人生在世,长者不过百年,短者夭折于腹,然而这些在天地之中又有什么区别呢?他们终究只是存在于大众的平凡世界中,不过最终都化作尘土罢了。相反,若原神超脱于肉体之上,便能见识到不一样的世界,纵使死亡,也不虚一场。

青铜作为最广泛使用的神物质,也是她目前唯一能接触到的神物质,自然备受关注,特别是一些古老的青铜物件,其上或许有着古代原神超脱之人的痕迹,因此尤其受她青睐。回家之后,颇有兴致的翻遍了她家里一切青铜藏物,从古至今,各个朝代或多或少都有,但却不见任何有关联之处。甚至于遍览博物馆,也没有收获。

代青雨的父亲见女儿对古代的青铜器皿如此上心,便带其观看一些圈内青铜藏品,其中便包括这件明代拳头大小的青铜樽。自古华夏人类熟练的掌握冶铁技术后,青铜器便不再广泛被使用,到了明代,青铜物器并不多见。除此之外,这件樽的造型相较平常较为奇特,造型与出土的最知名的樽相似,但为七面,七面棱角是惟妙惟肖的七个似狗形的生物,当然这并非代青雨最为关注之点。

这樽较为奇特,为中空造型,四面八方只有一个拇指大小的封口通向里面空间。而在樽的内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道教纹路。这樽的现任主人对此樽很是喜爱,曾拓印下内壁的符文四处求访,但并没有人能准确解释其含义,只能将此樽归为道教当时独具一格的一种祭祀礼器或者道教的一种造型奇特的法器。

代青雨在观摩到里面符文的拓片时,惊奇的发现,这些符文的主体同“九息服元”很是类似。但很可惜,樽的主人并不能割舍对此樽的感情,代青雨也并不执着于此,只说想要更加了解此樽,便将樽内符文尽数拓印。

“不知田老他们何时才能从积云山归来?”代青雨暗自思忖,她已将拓片上的符文整理出来,除过与“九息服元”相关符文,其余符文她并无映象,这些符文并未曾出现在《三缺卜神》记载之中,她并不能理解其具体含义。

这些符文或许是曾经古代原神超脱之人所刻画,也许能从里面找寻到那人最终的生死归宿。

代青雨收起拓片,准备给张田林打过去电话,询问田中奇和李典是否从积云山归来,在代青雨离开小镇之时,二人并未给她留下联系方式。

“代姐,田老刚才打电话给我,嘱咐我转告你,务必带着白星、赤阳、乙夜兰以及屋内的其余几株花草去往一个地方,具体的地点已经在地图上标注,我待会发给你,同时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让你具体联系他。”

代青雨还未来得及拨通号码,便接到了张田林急切的电话。

“田老还有说什么吗?”田中奇让她将屋内所有赋神植物尽皆带上,代青雨隐约察觉到或许有大事发生。

“其余的并没说,但听语气很是着急仓促。”张田林也很是奇怪,田老绝对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人,能让田老着急之事无外乎生死而已。但生死之事为何会让代青雨带上那几朵奇特怪异的花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