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阿弟,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大学(1 / 2)

看到李彤彤也考上了松中,林建伟心中立即松了一口气。

李彤彤领了录取通知书之后,偷偷瞄了林建伟一眼,见他看到自己也考上松中之后,已不见刚刚那副紧张的神态,她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立即绽放出异彩,随即,她的脸上笑意盎然。

暑假期间,梅花村发生了一件大事。

作为深圳对口帮扶的贫困县、市,在深圳开厂的企业要优先在梅县的山区招工。

林建顺今年初中毕业之后,没能考上高中,与大伯、二伯家的三个堂姐一个堂哥一起应聘成功,要前往深圳打工。

来梅花村招工的企业有纺织厂、玩具厂,林建伟的三个堂姐一起进了一家纺织厂,林建顺和二伯的儿子林建兴进了同一家玩具厂。

由于招工企业急用人,第二天下午,所有已聘用的工人便要跟着来招工的人前往县里,坐直达深圳的长途卧铺前往深圳。

镇派出所特事特办,当天便给全镇外出务工的百姓开出了特区通行证。

因为几个子女要出远门闯荡,林父三兄弟商量了一下之后,便决定今晚在林建伟家好好的聚一下,顺便给几个子女践行。

分别自然是伤感的,但是子女长大了,始终有他们各自的人生。

对于林氏振威堂那嫡子嫡孙不远行,死守祖地的祖训,林父三兄弟都认为时代不同了,也应该变变了。

因此,林父三兄弟都赞成子女出门闯荡,必须去见见世面,开阔眼界,不能死守小山村。

对于要出远门的几个子女,林父三兄弟轮流叮嘱了一番,讲了一大堆出门在外要怎样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为家中辈分最大的老太太,也抹着眼泪叮嘱了一番。

临散席之前,林父向林母使了一个眼色,林母立即会意,从屋里取了一大叠面额十元的钱出来。

林父取了过来,用潮汕话对林建顺等几人说道:“出门在外,身上不能没有钱傍身,每人五百,给你们几人壮胆!

我林家子弟,出门在外,兄弟姐妹之间,一定要团结,要互相扶持,互相照顾。这是我林氏振威堂的家规,你们姐弟几人一定要好好遵守。”

这时期的五百元,对于生活在农村里的人而言,那是不折不扣的一笔巨款!

林建伟的父亲说完之后,林建伟的几个堂姐、堂兄都惊愕的看了看各自的父亲,见他们的父亲点头之后,这才一边向林建伟的父亲道谢,一边从他手中接下了钱。

第二天早上,因为下午就要到县城坐长途卧铺前往深圳,梅花村到县城得走五十几公里山路。

林建顺吃完早饭后便要赶去梅花小学门口,与村里前往深圳打工的所有人在那里汇合。

林父林母一早就下地干活去了,由林建伟踩着三年前林建顺考上松中时,林父奖励给他的五羊牌自行车,送他到梅花小学门口,与其他人汇合。

半路上,林建顺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声音低沉的对林建伟叮嘱道:

“阿弟,阿哥不是读书的那块料,让阿爸、阿妈失望了。但是你不同,你从小就比阿哥聪明,好好读书,你一定能够考上大学,跃出农门。

等阿哥打工赚到钱了,阿哥负责供你上大学。阿弟,你一定要争气啊!”

林建伟一听,眼眶立即泛红,他重重的“嗯”了一声,便不再言语。

随后,兄弟两人一路沉默不语,两人谁也没开口说话。

到了梅花小学门口,林建伟的几个堂姐、堂兄早已到了。见到林建伟兄弟两人到来,几人立即围了过来。

林建伟大伯的小女儿林嫣学历最高,年纪也最大。她高中毕业,前年高考落榜,去年重读,今年还是没考上大学。

林嫣对于林建伟这个年龄最小的堂弟最是疼爱,她走到林建伟面前,便一把搂住他的脖子,对他叮嘱道:

“阿弟,好好读书,我们林家这一代人,就你还在上学。阿姐没考上大学的遗憾就得由你来弥补了!我们几姐弟商量过了,只要你能考上大学,我们几个省吃俭用,也一定要把你给供出来!”

林建伟一听,眼眶立即又红了,眼泪差点就流了出来。

好在这时,深圳那些用人单位特意租来接林嫣等人去县城长途客运站的几辆公交车已经到了,林嫣等人急着排队上车,没人注意到他差点就出丑了。

公交车开出几十米之后,林建伟仍然与哥哥和几个堂姐、堂哥挥手告别。就在此时,几位哥哥姐姐突然从车窗里探出头来,一起齐声喊道:

“阿弟,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大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