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臣和上位说(2 / 2)

“纵使仪曹所定之礼真没尽心,然陛下之精诚自足以感动天地,望上位能放下雷霆之怒,宽宥了所负责祭祀的仪曹。”

这人名叫章溢,是太子赞善大夫。

浙江处州人氏,同刘基宋濂,还有已故的叶琛并称浙东四先生。

“章先生说得对。”

常茂往前走了几步,拜倒在地道:“天道无常,岂可一概而论。”

“若以天命为定,人也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天象之变不过偶发而已,若非得上升于人岂不自寻烦恼。”

“何况即便真有天命所在,上位从群雄之中取得天下难道不也是天命所归。

“既如此,又何必惧于一个小小的大风雪。”

朱元璋能从一个放牛娃坐上龙椅,他内心深处自然会有唯我独尊的狂气。

这话,明显说到朱元璋心坎之上了。

在这话说出口后,朱元璋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旁边的章溢私下常和宋濂常一块喝酒,从宋濂口中也听闻过几句常茂的表现。

今日一见,立觉宋濂所言不虚了。

“是啊,父皇!”

“天气要变岂是几个仪曹所能左右的,他们大部分人早在父皇大业困难之际就投奔过来了,又岂会真的不用心忠于王事。”

其实,章溢那番苦口婆心的话说完后,朱元璋就已经听进去了。

他脾气是差了些,但又不刚愎自用。

只不过,常茂他明知实情却无动于衷,这就太让人可恨了。

“三益,你先去忙。”

打发走了章溢,朱元璋走至常茂跟前。

“今日之事你知晓?”

常茂要不知道,就不提前给朱标准备东西了。

“知晓!”

眼瞅着朱元璋的火气升起来了,常茂赶紧往上浇了一盆水。

“上位,您先听臣说。”

“臣的这际遇只有臣一人所知,和我爹臣都没说一个字。”

“前段时间臣把胡廷瑞和汤和攻城掠地的日期说与汤鼎和徐允恭听,不过也是因为臣只当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梦。”

“后来随着很多事情的发展逐渐被臣的梦所应验,臣这才终于相信了这个梦的可信性。”

“臣之所以要拿出来告诉上位就是想通过这些趋利避害,完全是为了让大明能够远迈汉唐。”

既然要忽悠人,那就得编圆了。

“臣是这样想的,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已有了结局,若有不理想之处臣肯定得掰过来。”

“但像这种基本没什么影响的事情若非要刻意去改变,那或许就得影响某些大事的发展脉络了。”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要是没有今日这事又如何能筛选出满朝文武遇事后各自的表现如何。”

一番胡诌下来,还挺有道理。

“这么说还是咱的错了?”

就朱元璋这口气,也不像是认错的。

“不,都怪臣。”

“臣应该和上位说清楚,好让上位有个准备。”

他自己认错认也就认了,又哪能让朱元璋去认。

“那以后再有什么事,臣提前告知上位知晓?”

要是知道了,就不会从心处置了。

毕竟,倘若知晓今日会有大风雪,哪还能心无旁骛的坚持去祭祀社稷?

事后知晓这样的大风雪于社稷没造成任何影响,难道不是常茂这种先知本事所带来的最优结果吗?

说到底,朱元璋也是不想被这种先知束缚了手脚。

之前朱元璋想知道常茂含含糊糊语焉不详了,现在朱元璋不想知道了,常茂他又非要说出来不可。

这种背道而驰的行径,能让朱元璋高兴了吗?

眼瞅着朱元璋马上就要动怒了,常茂捏着手指往自己的嘴上一缝。

这人。

他又没说不用告知,他怎就不能问问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