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锁龙骨(2 / 2)

众臣躬身,齐声附和道。

“南楚三皇子可在使团当中?”

当初接到南楚使团准备来大梁的消息时,就传闻南楚三皇子会坐镇使团,盛平帝看向董洪新道。

“回陛下,在。”

“董爱卿,以你之见,这南楚三皇子如何?”

董洪新不敢怠慢,沉声道:“陛下,昨日臣跟南楚礼部侍郎孙正平交接文书,南楚三皇子朱彦锡站在队伍之后,并未上前,因此臣尚未跟他接触。”

“不过臣远远观之,只觉其人神态倨傲,而又气质脱俗,非常人所及。臣听闻,南楚第一大儒孙正平曾是朱彦锡的老师,而朱彦锡天赋异禀,早已青出于蓝胜于蓝。”

“昨日孙正平曾多次提及,想与臣切磋诗词,臣便想到了前日朝堂上古相所说,南楚三皇子此次怕是为了七夕诗会而来,臣以为应提早做好准备。”

“……”

董洪新说完,朝堂上彻底安静下来。

南楚跟大梁一样,都以武兴国,不过跟大梁不同的是,南楚文风羸弱,跟大梁无法相提并论。

若是南楚三皇子朱彦锡参加京都七夕诗会,且拿下头名的话,大梁会成为诸国笑柄,国威不在。

前天早朝,古长松确实提过此事。

只不过盛平帝没放在心上,大梁文风鼎盛,在周边四国中可谓首屈一指,国内大儒颇多,才子更是多如牛毛,尤其是京都之内,单单是国子监里那些学子,放到其他国家,都是家喻户晓的才子。

一个南楚三皇子,再厉害能厉害到哪去?

不过连大梁第一大儒董洪新都这么说了,盛平帝不得不重视起来,遂问道:“董爱卿,你觉得孙正平才学如何?”

“昨晚在鸿胪寺,臣曾与其聊过片刻,孙正平才学不输微臣。”

“……”

连董洪新都这么夸孙正平了,一个超过了孙正平的南楚三皇子,确实不能小觑啊!

但盛平帝不能替他人扬威,说道:“京都学子千千万,更何况还有徐祭酒之子,对了,上次立新之子不是还写了一首好词?

倘若有人在此次诗会上夺得头名,那朕可破格赐官,五品之内,任其挑选!呵,朕倒要看一个南楚三皇子能翻起什么浪花!”

“……”

朝堂内瞬间一片默然。

随后他又看向古长松,问道:“古爱卿,你觉得这锁龙骨,朕该不该留下?”

在如此珍贵的礼品之前,任何人都有私心,盛平帝也不例外,只是他把决定权交给了古长松。

古长松并不犹豫,说道:“陛下,臣以为,既然拒绝和亲,这锁龙骨最好如数退回,才合乎礼法。”

“董爱卿觉得呢?”

“陛下,古相言之有理。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锁龙骨虽然珍贵,却比不上大梁的脸面!”

既然连宰相和礼部侍郎都这么说了,盛平帝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