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这就是宁大才子啊?(求追读)50(2 / 2)

果然,实话伤人心,尤其还是亲爹的实话。

“贤侄,你可知道,拿下七夕诗会头名,便可进宫面圣,直接赐官?”

秦亦点头,“倒是听说一些。”

“这诗词虽是你写,不过昨晚当着南楚使臣说了是国韬所写,那就只能是他写的,不得更改。”

宁忠看着秦亦说道。

“伯父,小侄清楚。”

“那这官职只能让给国韬了,你不后悔?”

秦亦笑着摇头,说道:“伯父,若是后悔,昨晚就不会把这两首诗词交给宁大哥了!”

随后又道:“来京都的这段日子,小侄深知伯父伯娘待我不薄,正无以为报,恰好有此机会,倒不如帮宁大哥一把!

秦亦笑笑:“至于小侄自己,一来,我现在没有为官的打算;再者便是,诗词对我来说,不过是顺手拈来,以后还有中秋诗会和上元诗会,机会于我来说多的是,并不急于一时!”

“……”

宁忠听完,重重的点了点头。

其实今日下朝之后,他在路上深思,觉得这对宁家来说或许是个好机会。

都说将门虎子,而虎父无犬子,恰恰他宁忠真有一个犬子!本想让其继承自己衣钵,到战场历练一番,博得军功的。

可知子莫若父,宁国韬根本不是那块料!

宁忠也不敢把他放上战场,怕他有去无回。

倒是自家姑娘,从小便表现出过人的习武和领兵天赋,宁忠也不顾宁夫人反对,把她送进了兵营之中,而宁莞言也不负所望,现在已经是大梁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了!

这也是当初盛平帝让其卸下兵权时,宁忠毫不犹豫的原因。

女儿已经有了着落,宁忠现在最挂心的,就是宁国韬的前程。

做不了武将,能在京都捞个一官半职,倒也不是不可,只可惜大梁现在的官职选拔之路,要么通过考试,要么就得通过中秋和上元诗会。

可宁国韬跟他一样是个大老粗,哪里会作诗?

谁知天无绝人之路,机会突然就来了!

于是宁国韬又看向秦亦,问道:“贤侄,陛下说过,五品之内的官职,随意挑选,你觉得国韬应该怎么选才对?”

秦亦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这么说,或许有人会直接挑选正五品的官职,但小侄认为不妥。”

“哦?为何?”

“通过诗会出任官职,在大梁并不罕见,但是优秀如古舍人,当初也不过在从六品做起,历经两年的时间从做到如今的正五品。”

秦亦侃侃说道:“虽说宁大哥确实符合这次为官的条件,但朝堂上应该无人不知,这两首诗词是出自我手,宁大哥不过是代我做官。倘若要的官职太高的话,反倒会遭人说闲话。”

听到秦亦的条理分析,宁忠点头,同时又颇为感慨,若是自己当初年轻时,身边有一个如此聪明的副将为其出谋划策,怕是会少走很多弯路!

“那贤侄觉得,何种官职最为适合国韬?”

这次秦亦倒没着急发表意见,而是道:“这要看宁大哥喜欢做什么。”

“我…”

宁国韬有些语塞:他就喜欢玩啊…

而秦亦又道:“不过小侄觉得,怕是无论宁大哥如何选择,都会有人反对。今日诗会,董大人对宁大哥大为赞赏,而且宁大哥胜的还是南楚使团,小侄倒觉得,宁大哥大概会进入礼部主客司。”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