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 鸡蛋64(1 / 2)

自从步入天宝年间,朝堂上下一片歌舞升平,实则暗流涌动。圣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贪图享乐,劳民伤财。而朝政大权先后交由李林甫和杨国忠掌管,李林甫口蜜腹剑,而杨国忠赌徒出身,更是贪赃枉法,不择手段。朝中能人不是排挤被害,便是被迫去官归隐;一时卖官鬻爵之风盛行,“斜封官”死灰复燃遍地都是,“高手在民间”一说由此而来……而在民间,多地灾荒不断,加之官府横征暴敛,百姓饿殍遍野背井离乡,妇女儿童多是衣衫不整……于是良民迫于生计沦为盗贼,恶人啸聚山林转做土匪。

罗家村,位于黔中道的播州。播州近五百户,人口不到三千。罗家村乃是播州西南的一个小村,村民皆是苗人,个个朴实善良,全村男女老幼一百八十九人。此地山清水秀,村民安乐惬意。三年之前,村里来了一名汉人,三十多岁年纪,说话带着江南口音。寄住在一个老汉家中,老汉妻子早死,并无子女,因此孤身一人。汉子很是勤快,帮着老汉料理田地农活,上山砍柴,下河捕鱼,样样都会。老汉将他收作义子,并恳求村长将其收录于族谱之中,村长准许,赐名罗巡。三年之后,老汉病死,罗巡为他披麻戴孝,入土送终。

罗巡平日总是穿着一身黑衣,出门必戴一顶斗笠。不论上山还是下河,无论天晴抑或下雨……

这年岁末,罗巡提前宰了猪羊,以备过年。他家左边邻居罗婶,夏天曾经借给他二十斤稻谷种子,秋季收割稻谷之后,罗巡还给了罗婶五十斤谷子。今日他又提着一个猪蹄,送给罗婶;罗婶坚决不收,罗巡执意要给。罗婶无法,只得收下。原来罗婶年岁已高,丈夫早已过世,她又年老体弱,所以略微种些田地,家中也没有养猪羊一类牲畜。

罗巡又拿着十个鸡蛋和一只公鸡,敲开了右侧邻居罗家安的大门。这罗家安二十多岁,娶的隔壁古家村的姑娘古芳。小两口生有一个男孩,今年五岁,叫做罗小乐。小乐打开了门,罗巡走进屋里。小乐喊道:“阿爸,阿妈,是罗伯伯。”

古芳从里屋走出来说道:“是罗大哥来了。”

罗巡憨笑说道:“小古,家安没在家吗?”

古芳回道:“家安上山采药去了,还没回来。”

罗巡道:“年初时候,我问家安借了八个鸡蛋,孵了六只母鸡和两只公鸡。现在母鸡在下蛋了,这是十个鸡蛋,还有一只公鸡,请你收下。”

古芳笑道:“罗大哥,你就还八个鸡蛋好了。多余给鸡蛋和公鸡做啥子?”

罗巡答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收下吧!”

古芳忙摆手道:“不不,罗大哥,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但是真不能收,不然家安该生气了……”

罗巡便将装着鸡蛋的竹篓和那只公鸡放在地上,然后走出门外。

古芳还要退还,罗巡一笑说道:“我做事一向如此,家安知道我的性子。你们不收的话,我倒要生气了。”说罢回到自己家中。

罗巡用盐巴炒熟将猪羊肉腌制,再把这些肉挂在了房梁上。

村子东头是罗三爷的家。罗三爷会酿米酒,酒香大老远都能闻到。三爷挨着房屋搭了一个竹棚,来往的行人路过这里,都会歇脚喝些米酒然后继续赶路。

这天,棚子里头坐了五个路人,个个面目狰狞,有个脸上还带着疤。三爷一看他们不似一般赶路之人,忙堆笑道:“五位客人从哪里来?”

刀疤汉子说道:“问这问那作甚!听说你这里的米酒味道不错,那就来五坛吧!”

三爷回道:“好嘞!五位稍等。”

不多时,罗三爷抱着两坛米酒,儿子也抱着两坛,老伴儿抱了一坛,放在桌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