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青果4S销量不佳遭群嘲!(1 / 2)

要说《驱魔道士》这款游戏,带给游仁最大的惊喜。

就是让他知道了,蓝星玩家们,对于恐怖游戏的接受程度,还是挺高的。

虽然恐怖元素依旧会影响受众。

但看情况,也没到不能接受的地步。

只要想办法把玩家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就会大大减少他们的恐惧。

“首先可以确定一点。这第二款游戏,还得是手游。”

游仁首先圈定了一个范围。

虽然手游抽成高,但毕竟竞争小。

而且更主要的还是,容易做!

以“游人游戏”如今的人员配置。

做端游难。

做爆款端游,更难!

游仁比较熟悉的爆款端游,能赚大钱的,几乎都是木桶游戏。

许多基础的东西都做的很好,没什么明显短板。

而现在的“游人游戏”,唯一能不拖后腿的,除了游仁自己外,也就只有周沁这个美术了。

一来没有专业人才,二来人手不够。

三来,时间也不够。

毕竟,摆在游仁面前的,还有一个还钱的头等大事。

而端游需要的研发周期,终究是太长了一些。

“而从公司人员配置上的问题也可以确定,这第二款手游,同样得是个小规模小制作的游戏。

嗯……之所以是小制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蓝星手机配置的问题……”

根据制作《驱魔道士》的经验,以及近一段时间,对蓝星愈发了解之后。

游仁发现蓝星的手机性能,现在还不是很强。

这也是蓝星手游市场,没能完全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大多数人的手机,是不支持他们玩很好的手机游戏的。

像《王者荣耀》、《原神》这样的游戏。

就算现在游仁有一个系统,直接能帮他做出来。

人们的手机也玩不了。

游仁一边想着,一边打开个文件,做起了头脑风暴。

将这些要点,一个个的在文件里记下来。

同时,也不断在旁边写着一个又一个的游戏名。

一边写一边排除。

很快,他就不由想到自己最熟悉,也最擅长的换皮手游。

但才刚写下来,游仁就又直接动手删掉。

倒不是他文青有理想。

而是确实不合适!

虽然这次穿越,游仁确实想做一些好游戏,也绝不想再欺骗玩家。

他对于那些换皮手游,各种传奇的厂商,也瞧不太起,。

但因为真的在这种行业工作过。

游仁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一部分玩家,就是需要这种“点一下玩一年,装备不花一分钱”的游戏。

他们可能真的很忙,想玩玩游戏但却抽不出时间。

所以只能玩这些游戏。

在忙完几个小时之后,点一点,享受一下收菜的感觉,满满的幸福。

游戏的意义就是游戏,每个人都有资格在游戏中享受到快乐和放松。

每一种玩家都值得尊重。

如果现在他确定做一个《贪玩蓝月》可以赚到钱,那做一个也无伤大雅。

但问题就在于,他不确定!

因为这些换皮手游虽然容易做。

但投入的资金其实并不小。

而且,风险很大!

这些游戏,基本都是批量生产,没什么技术含量。

内容也极少。

完全可以在可以一段时间,做几个甚至十几个。

但根据游仁乱编的成本守衡定律。

生产成本低了,宣传成本,自然就会变高。

所以,几乎所有换皮手游,都会花费巨额的宣传费用,进行投放和推广。

基本就相当于花钱买流量。

那些批量制造的游戏当中,只要有一个,运气好,火了,就能够赚钱。

有一个爆火,就能够赚到很多钱。

但这也是有极限的。

很多换皮手游可能流水很高,但一年到头,真能拿到手里的钱,却并不会太多。

因为大都拿去买广告了。

而且这实在是太看运气。

同时也看投入的宣传资金。

以现在游人游戏公司的情况,不适合这样风险太大的玩法。

而且做换皮手游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会积累口碑粉丝。

在游戏市场上,口碑效应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东西。

有一个优秀的口碑,有一批忠诚的粉丝,对一家游戏公司的帮助是极大的。

虽然该宣传还是得宣传。

但绝对可以做到,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换皮手游,一直都要花高额代价请游仁帮忙进行宣传。

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口碑。

不管前一款游戏流水多么的爆炸,赚了多少钱。

他们做出来的新游戏,也大概率需要像一开始那样重新宣传。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没道理啊,我怎么连一个适合的游戏都想不出来了……”

游仁皱着眉头,一脸无奈。

按理来说,他做是从业人员加老玩家。

虽然不至于地球上每个游戏都知道。

但那些有名有姓的,他都多少还是比较了解的。

可今天也不知是怎么了。

就是一个合适都想不出来。

要么就是对手机配置要求太高。

要么就是做出来可能会不那么赚钱。

“也许我应该先考虑怎么宣传……”

游仁突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他并不是想不出游戏做。

而是无法确定,哪款游戏拿出来,一定会爆火!

但这偏偏是他所追求的。

自然会有压力。

“没错,我完全可以反过来试试,先想怎么宣传,怎么引流,有一个好的办法之后,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游戏,并拿出来制作。”

游仁睁大眼睛,恍然大悟的点点头。

一边思索,一边打开电脑,刷起了新闻和热搜。

这是他前世留下来的职业习惯。

做宣传,难免需要蹭热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