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改名高山风(1 / 2)

上学,多么简单的社会需求,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给予每个孩子的基本权利。到具体实施操作起来,是难与上青天。

小陈风的情况,又特殊,进不了特殊教育机构,正常学校又不愿意接收。

现实中,黄院长、陆副院长,是跑断了腿,求爷爷告奶奶。面临的问题是一箩筐。

首要的是,户口问题,法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年代,谈何容易。集体户口,又难以办理。

再者,学费问题,福利院本身就是在捉襟见肘,用不能自己私人掏腰包吧?有第一个陈风,就走了第二个陈风。

为了理顺这其中的关系,黄院长是今天跑民政局,明天跑妇联,左一趟派出所,右一趟教育局。

不胜其烦,联系周边的学校,有时,还带着陈风,希望别人看见他,接纳他。她不知道为啥了什么?但她必须这样做。

这个世界破破烂烂,但总有人在缝缝补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个院长希望福利院中的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归宿。

也许是她们执着,感动了某个领导,也许就是法律赋予孩子的权利,他们苍白无力的拒绝理由,自己都没办法接受。

事情的转折来的有点突然,教育机构统一协调,可以在最近的学校上学,一切费用全免,包括餐费。

户口挂在福利院,集体户,由福利院指定临时监护人,最后落实为陆副院长。

办理集体户口,按照相关规定,考虑社会的发展情况,统一制定了福利院的取名规则。

没有延用陈风的全名,经过多次协商,在陈风勉强的同意下,从此就有了高大上的威名“高山风”。同时也给予阿浩以新名登记“高山浩”。

最高兴的莫过于阿浩,有了新名字“高山浩”,还能和陈风一起进入学校,步入课堂。

陈家没有兴奋,他原本坚持的“陈风”,因年龄太小,不足为信,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重新换姓,改名“高山风”。

一个名字,就是一个符号,自己还是自己,只要不忘记自己姓陈,他就能找到大枫树,找到自己的家。

开学第一天,在陆副院长的带领下,步走去学校。是认路,也是体验,陆副院长,一路介绍自己,还有学校的大致情况。

“你们2个人,每天要自己上学、放学,路上注意安全。特别是陈风,不,以后只能叫高山风,要多帮助高山浩,你们就是高氏兄弟。”

“你们叫我陆阿姨就可以了,希望你们不要在学校闯祸,你们上学机会来之不易,要好好玩吧珍惜!”

“我是你们的监护人,但不是你们的爹娘,我有工作,还要照顾我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时间有限,你们要体谅我。”

看着2个孩子不说话,特别是阿浩,拄着柺杖,有点吃力,又有点急迫。

她略有点揪心的说到,“高山风,你以后陪阿浩走慢点,晚饭福利院会给你们留好,中午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吃。”

这是陈风第一次,仔细的端详着陆副院长,陆阿姨,大高个,富态圆圆的大脸盘,农眉大眼睛。

下巴一侧还有个不大不小的黑痣,说是美人痣,有点过分,但不难看,恰如其分的点缀,总有那么的情切感。

说话像机关枪,和她走路一样,容不得陈风和阿浩2人一点懈怠。

“另外,高山风,你要知道,找家,找娘,只有你长大了,强大起来,才有时间和金钱,才有可能找到。”

陆副院长没有理会陈风停下的脚步。催促道“你快走,我再跟你说”

“那么怎样强大呢?要么有权,就是当官,当大官、大领导;要么又钱,有好多的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