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初心不变42(1 / 2)

兰香和婆婆退出病房,四十多年的等待,婆婆如释重负,在病房外,早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流涕。

人生短短数十载,婆婆在等待中度过了大半生,从韶华如诗、绽放花季的年纪,到满头银发的古稀之年,是对丈夫那份坚贞不渝的爱情坚如磐石。

她不后悔,守寡几十年受尽的委屈和折磨,他人是无法想象的。现在,她知道了一切,为她的选择感到骄傲,她没有辱没丈夫高尚的情操。

人到暮年,夫复何求?陈一明,你在哪里?你的家人在等你回家!

在众人苦口婆心的安慰下,婆婆终于平息了风起云涌的心情。

时间不长,病房里的童老爷也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回忆起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带着静谧的笑容走完了他神圣的一生。

3天后,送完童老爷下葬,告别童伟一家人。兰香婆媳两没有匆忙回家,而是在婆婆的带领下,来到了省城婆婆从小生活过的地方。

尽管时过境迁,走在宽广的马路上,婆婆依稀记得她曾经生活的区域。

一路上,婆婆给兰香介绍着她童年往事。

“兰香,这叫二十埠河,贯穿滨城市的南北,小时候,这里有很多小鱼和龙虾,男孩子都喜欢在里面游泳,我们女生喜欢站在河堤边,偷偷用家里的鸡肉或猪肝,来钓龙虾。现在,河水都那么少,可能也没有龙虾了,”婆婆有点惋惜的说。

“哦,这河还是挺宽的,夏季涨水,水可能会多点。”兰香停下脚步,用柺杖指着河道。

“兰香,再走一会,前面有座桥,我们到那里歇歇脚吧!”

婆婆迟疑了一会,指向前面不远处的一道桥说道。说完,婆婆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杯,喝了几口,自己就先向大桥走去。

兰香走到大桥处,看着婆婆依靠在大桥的栏杆上,伸出头,向下张望,自言自语道:“应该是这个桥。”

有十几年没回城里,现在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婆婆又看向远方,确认到:“兰香,就是这里,前面的那个教堂,还在,你看,红色的十字架,就是教堂,我读书的地方,我的老家就在教堂的边上,早已建行了住宅楼,但教堂没变。”

顺着婆婆手指的方向,兰香不知道是教堂,也不认识、更不了解教堂,但她还是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十字架。

“妈,看来你对这一片还是有很深的记忆。”兰香意味深长的说。

“是啊!从小在这里出生,有生活的二十多年,如果没有战争,我想,我也不会去到那个大山里,生活大半辈子。”

“兰香,你知道吗?这里原来还是一座简单的石板桥,当年,我们一家遭受特务汉奸的残害,你公公带着正怀着陈三的我,还有陈三他2岁多的哥哥陈明,就在这大桥底下,听着特务残忍的枪声,躲了整整一天一夜。也就是那晚,汉奸残忍的杀害我的父母,还有陈三的姐姐,可爱的小新新,从此下落不明。你说,着样的深仇大恨,怎能忘记?”

说完,婆婆眼含泪水,看向不远处的教堂。

“是啊,敌人真是丧尽天良、祸国殃民。如果没有像公公他们老一辈人的牺牲和无私奉献,哪有现在的幸福生活。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和过去相比,我们还挺知足的,如果在旧社会,像我这样的残疾人,可能早死了。”兰香也感叹到。

走过大桥,来到已成别人家的小区,婆婆伫立在院墙外,快乐美好的生活和血腥暴力的画面,涌向心头,她五味杂陈,深深的鞠了3个躬。曾经有些破落的教堂,透过铁门,目之所及之处,已经粉刷一新,里面雄伟的梧桐树依然矗立在院落中间,硕大的枝干已经伸出院墙外,郁郁葱葱,只有未知的小鸟在叽叽喳喳的叫唤着,大门紧锁,这让婆婆有些遗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