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一个接一个的发明29(1 / 2)

计划会议结束后,将每一件事都安排了专门的负责人之后,易飞的时间就宽裕了。

但他并没有闲下来,在这样一个荒芜之地搞建设,即便已经做了规划,仍然有各种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比如木柴,三十万人每天燃烧的数量堪称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满足需求,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

还有取暖问题,虽然房屋在不断的建造,但房屋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如今这个连遮风的城墙都没有的空旷荒野上,中原人是很难忍受北方的刺骨冷风的。

这些问题看似不起眼,却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存。

而生活状态不好,工作效率显然也不会太高。

易飞选择并州这里作为基地,可不是随便选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

因为钢铁厂的率先建设,煤炭自然也是率先开采的资源之一。

在发现了木柴等引火、取暖物资大量消耗的需求之后,易飞瞬间就想到了蜂窝煤。

这东西的制造并不麻烦,就是煤粉和黄泥的混合物而已。

当然,因为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也就是古代所说的烟毒的问题,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找准黄泥和煤粉的配比,尽可能的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不过,细节问题就不需要易飞操心太多了,他提出想法之后,自然有无数的工人来尝试解决问题。

但让易飞没想到的是,制造蜂窝煤确实很容易就成功,推广上却遇到了麻烦。

煤炭这种可燃烧的资源,他可不是第一个发现的,可之所以煤炭仍然还只是无人问津的煤炭,没有取代木炭和木柴,自然是有原因的。

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煤炭含有烟毒的问题,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众所周知的固有认知,更是让煤炭成了日常生活中避之唯恐不及的东西。

为了让大家接受蜂窝煤,易飞不得不亲自上阵推广,这才逐渐让蜂窝煤被大家接受。

直到钢铁厂开工,煤炉子出现之后,蜂窝煤才大面积取代木柴,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同时,这蜂窝煤和煤炉子竟然也意外的成为了新一件畅销南北的商品。

用蜂窝煤取代木柴之后,释放出了一大部分人力。

在如今各方面建设展开,各地都人手紧缺的情况下,这一部分计划之外的人力出现,对建设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在房屋建设方面,时间紧,任务重,最缺的就是人手。

得知了一个小发明对建设速度起到的促进作用之后,正在与房屋建设队伍研究火炕的易飞,立刻有了新的想法。

于是,他不再鲁莽的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蒙头胡搞。

而是开始专门关注起了那些需要消耗巨大人力的工作,想要通过技术来代替人力,尽可能的解放更多的人力。

从而缓解人手压力,加快各方面的建设,尤其是加快房屋的建设,好让大家在这个冬天到来之前,能有一屋避风取暖,避免冻死人的情况发生。

专门了解了相关的情况之后易飞才发现,哪怕现如今的主要工作是建造房屋和开荒,耗费人力最大的竟然还是采矿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