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天下一统,内部建设,外部开拓62(1 / 2)

在大乾占据了江北中原之后,能够逃到江南,并在江南拥有一块稳定的地盘用来发展的诸侯势力已经不多了。

除了混日子的吕布和刘表,也就曹操和孙策还有一颗继续奋战的心。

至于刘备三兄弟,只剩下几百兵马的他们暂时已经排不上号了。

其中最为努力奋进,想要继续与大乾对抗的,便只有曹操集团了。

他们在迁徙到江南之后,也正在按照他们设想的那样,模仿着大乾的路线发展技术,想要借此拉平与大乾之间的差距。

曹操的麾下有许多的智谋之士,如荀彧、荀攸、陈群、刘晔、程昱等,这些人各有所长,在曹操势力崛起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他们的才能是政治能力和出谋划策,而不是发展经济和工业,甚至,在这一方面他们的认知还很浅薄,至少是远远比不上易飞的。

这不是他们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这个时代本身对于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认知都还很有限。

再者,他们想要拉平与大乾的差距,却还只是把落后的原因归结为技术问题,期望着模仿大乾搞工业化就能拥有强大的军队,又怎么可能成功?

当然,或许更大的可能是他们并不想找到问题的根源,只想靠着提升技术来提升军队的战力。

在模仿大乾搞工业化开始之后,他们才知道了学习大乾的难度。

不仅人才短缺,更重要的是,钱财哪里来?

大乾发家的第一笔资本,是通过劫掠冀州世家豪强和给其他黄巾渠帅贩卖军械得来的。

之后又有易飞这个“财神爷”研发羊毛布等各种先进事物带来的巨大利润,以及中原诸侯和草原胡人这个市场来消化大乾的工业品,这才不断的推进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而如今的曹操,不仅没钱,己方市场都还在被大乾的工业品垄断,想要发展起来完全就是一句空谈。

哪怕强行推动一些手工业发展,在大乾工业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面前,也迅速被碾压破产。

看大乾发展的时候,大家都感觉我上我也行,但真正开始行动后才发现,自己上了真不行。

学习大乾搞建设失败后,虽然为了面子,一些手工业作坊没有被直接拆除,但曹操阵营的重心,却从模仿大乾搞建设上转移出来了。

不过,他们只是不再模仿大乾从头搞建设,并没有彻底的断绝学习之路,因为他们转头就将注意力放在了利益逐渐增大的南北交易上来了。

虽然大乾与诸侯之间的战争一直在持续,但同样的,双方的交易也一直没有断绝过。

衣冠南渡之后,江南迎来了大开发,这个过程中,自然需要无数的工具器械甚至是牛羊牲畜等。

因此,士族迁徙到江南之后,与大乾的贸易不仅没有减小,反而还进一步增大了。

而曹操等人迁徙到江南之后,直接就截胡了一部分大乾与江南士族之间的交易,自己做起了二道贩子。

随着双方交易量的增大,二道贩子的利润也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曹操在土地种植上的收益。

于是,在放弃了模仿大乾从头发展技术之后,他们便将目光转移到了壮大南北方的贸易上来。

当然,他们也没有彻底放弃反抗,毕竟,放弃就等于是等死。

在与大乾的交易中,他们也了解到了大乾更多的信息,知道了大乾在海外发现的巨额财富以及岛屿大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