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熟悉的人 171(1 / 2)

思虑再三后,出列道:“父皇,舅舅时常教导儿臣要勤政爱民,我看此案疑点重重,他应该不是这样的人。”

瞬息之间,殿上落针可闻。

李晋承垂着头,保持着刚才的姿势,他看不见同绪帝,只觉得有一束锐利的目光落于自己头顶。

他后悔了,他不该开这个口。

众人皆知宣平侯是他的舅舅,宣平侯出事就等同于他失势。

他的冷汗冒出来了,洇湿了背。

同绪帝猝然开口,“大殿之上,只有君臣没有父子,更遑论什么舅舅。”

“来人。”同绪帝不紧不慢地说:“将宣平侯收押查证。”

殿前司上前押住宣平侯。

“陛下!”宣平侯奋力一挣,“当初是谁鼎力扶持,才让您坐上今日之位,您不能卸磨杀驴呀!”

同绪帝抓着扶手倾身,那一刻,他是真的起了杀心。

他在位十九年,期间宣平侯府荣宠倍盛,就是因着当初扶他上位之故,如今宣平侯竟能说出卸磨杀驴这样的话来。

“陛下!陛下!”

宣平侯吼叫着被人拖出了奉天殿。

李晋承心中,不禁生出了唇亡齿寒之感。

宣平侯是扶持他的一大助力,朝中不少偏向李昭年一派的大臣对他颇有微词,这些年没少上另立储君的折子,要是宣平侯没了,他该怎么办?怎么去压住那一帮老东西?

如今最大的问题是,万一攀扯上他该怎么办?

夜色渐渐黑了,沈妤刚接了虞候的差事,许多事宜还不熟悉,后面连着几日都需得待在宫中。

太医进了宣辉殿,半个时辰后才出来,一个个皆是满头大汗。

沈妤立在檐下,想着今日殿上众人的反应。

惶恐不安的太子,幸灾乐祸的李延昌,淡然处之的李昭年,还有看热闹的李霁风。

而同绪帝的态度,她至今仍看不清,他到底有没有想要包庇太子的意思。

她又想起了谢停舟,从始至终,他似乎都游离在这之外,只是不时将温软的目光从她身上掠过。

夜己深了。

一名太监走来,对沈妤行了大礼,“虞候。”

沈妤轻点了下头,“何事?”

太监说:“奴才是来传话的,那位让您晚上切莫熬夜,回值房歇息。”

“你叫什么名字?”

“奴才顺寿。”太监说。

禁宫之中,妖魔鬼怪太多了,沈妤谁都不敢信。

“那位是谁?”

顺寿笑了,呈上一样东西,“那位说,您看了就知道了。”

沈妤接过来一看,是谢停舟从前系在腰间的那块玉佩。

见她信了七分,顺寿笑着说:“爷说您平日对吃食太随意,叮嘱奴才备了吃食,大人下了值便去值房歇息,有事就喊值房外的太监一声。”

沈妤颔首应下,又过了一阵才回去值房休息。

桌案上备了菜,屉笼下用炭盆温着,到这个时候都没凉。

沈妤一揭开盖子,便落了张纸条出来。

「无毒,放心吃。」

是谢停舟的字迹。

沈妤放下心来,捧着碗吃得有些撑,便在值房外溜达了一阵。

正准备回去歇下,便听见一阵喊杀声。

“有刺客!”

“捉刺客!保护陛下!”

声音是从宣辉殿那边传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