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王异来访164(1 / 2)

准确地来说,徐嘉树相当于接下了一个名为【帮助马超组建骑军】的任务,当然出钱的还是马超自己。

而以他的胃口,便是倾尽整个安定郡的能力也很难一次性吃下这么大的一笔订单,必然是要分批次交付的。

其中马匹部分最容易满足,至少乌氏县未来几年内养殖的优质战马不愁出口,就连次品也能卖去做脚马和驮马。毕竟要是连一人三马都做不到,算什么顶配冲击骑兵?

超公子会在这种事情上妥协吗?不存在的。

然后便是重头戏铠甲部分,三千具铠甲听着吓人,但只要找到了蒲元,徐嘉树就能用他产出的高质量铠甲满足马超的需求。

就算是蒲元的练手之作,也不会输于一般工匠的良品,即便涨价过后,也依然称得上货真价实。

经过与杨秋的一番交流,徐嘉树对这位神匠的能力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这位大哥在安定和北地这些和西域还有零星沟通的地方,学到了镔铁的冶炼方法,这还没完。其人还拥有超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只需给他安排一些助手,蒲元就能完成大规模地锻造任务,几乎就是个人肉流水线。

有这两项本事傍身,称一句“神匠”完全不为过。

历史上蒲元在斜谷为诸葛亮锻刀三千口,他锻造的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被誉为神刀,那就是他技艺大成的时候了。

“不过找人一事急不来”,杨秋道:“若是有头绪了,我会派人告诉你的。”

说罢,他便径直去找桓阶报到了,半个郡的交接可是个大工程。陡然扩大了一倍的地盘,还是泾河旁的精华地段,桓伯绪的鱼实在是不能再摸下去了,接管杨秋地盘的工作理所当然地落在了他身上。

以徐嘉树的目测,这工作量至少够他忙到明年开春

诸事安排妥当,他又下意识地开始与模拟中的时间线相对照,发现现在的情况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换做模拟中的那条世界线,他这时候可能还在和马超互相试探,不得不说些既坦诚又伤感情的话,而且杨秋也已经动身前去长安,留下的大半个安定郡要徐嘉树一点一点啃下来,难度虽然不大,但是时间上的花费却是省不了的。

而现在呢?

在半路上把杨秋请来,安定郡东南传檄而定,里外里腾出了许多时间。这也使得原本差点化身急限战士急里曼的徐嘉树重新研究了一下,发现好像局势看起来也没那么火急火燎了

比如他现在甚至有闲心想着怎么把马超改造成州牧版本的班定远。

其实按道理来说,马超这等人杰,心中有野心是极为正常的一件事,但是问题在于他的野心实在太庞大,为之付出代价的时候又过于慷慨——就像是饕餮盛宴之后眼睛都不眨就签字的富家少爷,丝毫不顾自己能不能支付得起命运给出的价码。

所以徐嘉树不介意用点手段帮助他走到另一条路上,哪怕这样做的代价可能会有一点大。

凉州牧?

为什么不呢?

如果马超可以让纷乱了近百年的凉州从此安定下来,那么不论出于私交还是公义,徐嘉树都非常乐意按照现在的制度给他凉州牧的权势——整个三国时代还有谁威望足以令羌胡异族心悦诚服,武勇足以震慑北边蠢蠢欲动的鲜卑,重新打通近百年未再染指的西域呢?

唯有马超!

即使徐嘉树残存的政治学知识让他明白,州牧这种近似于裂土封王的做法不是很符合集权的潮流,但是他本来也没打算留下一套万世不易的制度。

原因很简单,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一套制度能用几十年就已经很不错了。

与其想这些,还不如多花点时间老婆孩子热炕头呢

除此之外,多出来的时间还足以让薄落军再进行一轮小规模扩军。

比如把杨秋的部队收编之类的——每多一个向长安进发的士兵,他徐子茂就多一分底气!

至于是做什么的底气

他还没想好。

摊手.jpg

没办法,上次模拟的行动走向实在没什么参考价值,以至于徐嘉树准备再进行一次自由模拟,以防止这么重要的推演再次因为选项而跑偏——上次不仅是与模拟对象相处跑偏了,就连对长安朝廷的处理也十分不明智。

把朝堂上的士族和官僚全部肃清看着大快人心,但看看董卓就知道,这样做的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这几乎是在与整个世界为敌。

要知道,即便是颁布过《求贤令》的曹老板,也不过是给寒门士族开了一道口子而已,曹魏的朝堂真正得到重用的最终还是颍川集团出身的高门士人。只要还需要官僚进行统治,就一定会诞生一个数量庞大的官僚阶层实际掌握统治的权力。

这是无可避免的,就算以后徐嘉树的法律学校开遍天下也无法改变这一规律,最多换一批素质更好的人罢了。

模拟器或许可以让徐嘉树无往不利,却依然不足以对抗历史的运行规律。

这是众生的命运,千年也不会变的。

就算有朝一日掌权,徐嘉树也不打算搞什么激进的改革。

毕业就当上小科员,他深知政治这个东西是存在惯性的,甚至大多数时候就是靠着这股子惯性才维持着草台班子们不散架。就像一个程序,如果能顺利运行,除非你是超级大触,否则不要试图去大刀阔斧地修改。

或许听起来不太“进步”,但很多时候,对于真正身处其中的人来说,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出的最优解,旁观者或盲人摸象,或事后之论,皆不能感同身受。

所谓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人笑尔书生气,不外如是。

“不过在那之前,还是先回家吧。”

提到“家”这个字,徐嘉树脸上不自觉地露出和煦的微笑,拍了拍身上的风尘,语气轻松,“希望她们不要太想我”

嘴上这么说,心里想的则是——刘营、蔡琰,你们的子茂回家啦!

算起来,自从兵出薄落谷后,小徐尚书待在老巢我是说治所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不是去杨秋那里就是去马腾那里,刚抽空北上看了眼秦长城,又去临泾县昼夜奔袭。

又是几天不见,想必大家都很想自己——不对,是大家肯定都很想自己!

徐嘉树对这一点非常自信。

他大摇大摆地走进院子里,双手不失时机地扶在腰上,随时可以演出一副身心俱疲的样子,要是有人心疼他,就说是昼夜骑马劳累所致。

顺便再故作疑惑地问一句:“伱怎么知道我降服了杨秋?”

还就那个拿捏。

他扶着腰到处转悠,终于在刘营处看到了大家——不仅是长公主殿下,蔡琰、桓阶、甚至刚回来不久的吕大小姐也在。她连铠甲都没来得及卸掉,正在边缘旁听得有些不耐烦。

看到徐嘉树来了,吕玲绮眼前一亮,“子茂来啦!”

徐嘉树听得心中暗爽——没错,就是这样!

不愧是我徐子茂的副将出身,自己人关键时刻就是支棱得起来。

这么一喊,凯旋归来的排面不就有了吗?

他抿着嘴角矜持地点点头,迈开腿继续往里面走

再多来点,莫多莫多。

“哦,子茂回来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