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各有去路(上)63(1 / 2)

尚书台。

一般来说,王司徒不在的时候,大伙上班的劲头多少都会松懈一些,所谓老板像弹簧,他弱你就强,但经过那一夜的刀光剑影,郎官们却是连摸鱼的心思都没有了。

毕竟仔细听,还能隐约听到宫墙外的哀嚎之声。

桓阶拿着考评之后的名单来找徐嘉树:“子茂,帮我看看这张名单,有没有什么问题。”

“我看看啊”,他接过去,上面是将要留任郎官的上计吏们,其中不乏几个眼熟的名字,“蒋济、郭图、彭璆、高岱......”

“这郭图的名字怎么被划掉了?”,徐嘉树好奇地问道:“颍川郡的考评结果很糟糕吗?”

“那倒不是”,桓阶小声回答,“好像是少府阴修出面,说郭公则想去投奔韩冀州,让我们行个方便。”

韩冀州便是韩馥,与郭图乃是同乡,此时也在招揽贤才,而且招聘启事上备注着:颍川户口优先。

作为联军主要的两个粮草供应者之一(另一个是袁术),理论上讲,尚书台放走郭图的这种行为算是资敌了。

什么,你说大家都是内鬼?

那没事了,莫多莫多。

至于为什么能劳动少府出面帮他说话,那是因为这位阴修是许多人的举主,在任颍川太守期间,提拔了张仲、钟繇、荀彧、张礼、荀攸、杜佑、郭图等等一大票士人,当时他的太守府,阵容可谓无比豪华。

既然门生郭图不想做这个郎官,作为举主的阴修就顺手帮了一把。

“能留下郭公则吗?”,徐嘉树抬头问桓阶,“我看此人是個人才啊。”

好歹每一代《三国志》里郭图的智力都过了80,就这么放走,实在是有些可惜了......

桓阶想了想回道:“怕是很难,颍川士人向来抱团,现在都跟着荀家一股脑往冀州跑,没多少人愿意留在雒阳为官的。”

何止是郭图,历史上辛评、辛毗两兄弟和郭嘉等人都曾去过冀州,寻求韩馥的保护,在冀州落入袁绍之手后,这个群体分成两股,一股在荀彧的带领下选择了曹操,一股留在冀州效忠袁绍,就此分道扬镳。

徐嘉树闻言,很干脆地放弃了留下郭图的想法——现在就考虑组建自己的班底,对于他来说还是太早了。

相比之下,韩馥官至州牧,又是同乡,诚心求贤之下,颍川人自然愿意归附,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哪轮得到你一个尚书郎反对?

不过......

徐嘉树转念一想,荀家的头号话事人荀爽还健在,只要把老爷子哄舒服了,还怕将来没有染指荀家的机会?

再四舍五入一下,曹魏的谋士团,我徐嘉树已经贷款拿下了!

这波是ntr狂魔曹老板惨遭ntr,纯爱战士狂喜。

“......”,桓阶看到他突然发呆,伸出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所以子茂觉得这个名单没问题咯?”

“没问题没问题!”

徐嘉树拿过名单再看了一遍,剩下来的人里面,也就只有蒋济还算眼熟了。

“好”,桓阶这才放下心,考评的事情终于是告一段落了,“我这就拿给仆射过目。”

尚书令不在的情况下,尚书仆射作为备份,行使中台的一切权力。

只是没想到桓阶这一去,竟然去了挺久,回来的第一句话,就让徐嘉树心头一紧。

“仆射留我打听了一下那晚大家的行踪,要不然我早回来了......”

桓阶皱着眉头抱怨道。

算算时间,应该是刘营消失这件事被发现了。

“伯绪......怎么回答的?”,徐嘉树强装镇定,如果桓阶把自己招供出去,说不得现在就要撒丫子跑路了。

“......”

说话呀,我这起跑姿势都准备好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