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山海观想法(1 / 2)

《山海观想法炼气篇》分为《山之观想》与《海之观想》两卷。

开头有序:

俗语云: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

修行之道亦然。

是故先贤以山海之势反观己身,得山海之感,立山海之志,修山海之道。

然先贤之论何其偏颇,致使后人妄论山海,而轻视修己身之本,最终碌碌无为。

吾以为,山海之势,观之尚可,不想则不如不观。

……

接着这个作者就写自己从观看山海时的感受与从中收获的一丝丝体验,总结出观山海的确有一种实际的修行作用,这种作用只要来源于精神力方面。

接着作者又总结出:山海亦修行,所属皆因果。

什么山以石为体,海以水为体。什么飞鸟走兽、鱼蛟虾蟹都是山海的修行助力,就像人类的法器符箓之类。

什么山有龙脉,海有龙珠,好比人有经脉丹田。

然后作者转而觉得山海修行有缺,虽然有很多借鉴之处,但是必须精简扼要,取长补短,所以才要“想山海”。

而“想”这一块,作者又讲了许多,似乎对想的研究更深刻。

序里,也是长篇大论,就像是一篇哲学论文。

他先是定义一番什么叫“想”,人有为什么会“想”,“想”的具体过程,“想”在人类历史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历史上哪些关键性的“想”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林林总总写了一大串,序文只剩两三段的时候,才写到修士的“想”。

陈守看到这里之前,有一种“哦,原来是这样”,等到看到“修士之想”这句时,直接摔书,心中大骂:合着到现在还没正式开讲,那之前一句一句的什么历史、哲学之类全部都是废话?

“妈的,老学究。”

陈守直接翻过序言,发现读者在序言末尾添了一句:正式炼气修士可越过序言篇。

靠,你要是写在开头,我会谢谢你,你写在末尾算个什么意思?

这就像辟邪剑谱第二页写“不必自宫,也能成功”一样,我都割了……

不过,看过序言有一点好处就是提前知道了这书作者的尿性,正文内容肯定有事一大堆的典故、考究、定义……

基于此,陈守先大致将这《山海观想法》大致浏览,不求甚解。

这书总共分为四个篇章,分别为:《观山》、《想山》、《观海》、《想海》。

《观山》又细分为《此山外》与《此山中》两篇。

《此山外》详细介绍了像山的走势、山的形状,然后类比修士在修行时的一些运行周天的借鉴。

《此山中》则介绍了山的一些具体景象,其中具体罗列了几座灵气浓郁的灵山仙山,描述它们四季景象的变幻规律,并以此作为修士的一种心境上的借鉴。

陈守读下来,恨不得马上按照上述方法修炼,而且总结的心境口诀也有着平心静气的效果。只能说,不愧是修士中的学者,比凡间学问更细致,更有见地,当然也更加冗长繁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