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我大清挥师南下 657(1 / 2)

第656章 我大清挥师南下

乾元十四年(1657年)六月三日,大清国五省经略洪承畴亲自同固山额真罗托等人率领满汉兵马从长沙前往湘乡县,同时孙可望在清将李茹春、王平护送下自宝庆起行,亦到达湘乡,同洪承畴等见面。

此时的国主殿下早已没有了昔日的威风,既然降了清,便得说大清的好话,孙可望很自觉,一见面便歌颂大清的功德,“云贵远在天末,声教未通,十余年来非敢抗拒王师,实欲待时归命,近益喧传皇上文德绥怀,特恩招抚遐方人心深切向慕,且满洲大兵精强,威声赫濯,自顺治十年岔路口一战杀伤滇黔兵众甚多,十二年出犯常德又折兵万余”他害怕满清追究他抗拒王师之罪,大赞大清仁德、满洲兵马强悍,还将抵抗清军的责任推到永历帝身上,说自己是奉了永历帝命令,不得不与大清为敌,如今憣然悔悟,云云。

洪承畴微微一笑,也不点破,事实上,他对云贵的情况了如指掌,知道这些年云贵的实际执政者是孙可望,指挥明军抗清的一直是孙可望本人,曾向清廷上疏,“人或传明系未绝,可望接永历为帝,以臣自处身。及可望出,乃知可望自为,而不关永历也”。不过,这位老经略对降清的汉官一向优渥,可能是觉得投降的贰臣越多,他降清的那点事便不算事矣;且孙可望肯降清,于他实在是泼天大功。因此待孙可望甚厚,时任贵州按察使的彭而述记载了两人相见的情景,洪承畴对孙可望“仍待以王礼。可望自称孤,命记室作降表”,“开诚优礼,款待尽情”。

不过,彭而述只看到表面,实际上两人还有私下交易。洪承畴请孙可望向顺治帝上疏,“数年之内,湖南以守为战,无隙可乘,以致云贵内变自生,人心解体”,“连年湖南、广西以守为战,节节严密,遂致内变,而决计奔投”,让他将投降大清的原因归结为洪经略指挥有方、以守为战,明军无隙可乘,损失惨重,才导致云贵内变自生,人心解体。好个洪经略,老谋深算,将自己一个月前上疏所说的“经略无能,寸土未拓”粉饰成“以守为战”,仿佛是自己守住了湖南、广西,才导致这位国主殿下来降。更妙的是,这道奏疏不是洪经略自己上的,而是借孙可望之口而上,显得更加可信。

老经略自以为手法巧妙,能瞒得过年轻的顺治皇帝。可六岁登基,今年虚岁二十的顺治帝已经做了整整十四年天子,并非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更何况身边还有精明睿智的昭圣皇太后指点,又怎么会看不破他的手段。看破不说破,下旨褒奖了两句,令其安抚好孙可望,做好南征准备。

六月十三日,孙可望随洪承畴到达长沙。洪承畴在奏疏中说:“今伪王、伪官、伪丁并眷属人口齐到长沙之日,文武臣工兵民土庶无不喜色相告,共庆太平有日,计滇黔负固之众行见闻风来归,以成大一统之盛”。

就在老经略为自己大唱凯歌,同时积极准备南下之时,年轻的顺治皇帝终于准备动手了。六月二十五日,他正式下达三路进军西南的诏谕:其一,任命平西王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与固山额真墨勒根侍卫李国翰率领所部由陕西汉中南下**,进攻贵州;其二,任命原定驻防江宁的固山额真赵布泰为征南将军,统兵南下湖南,由经略洪承畴拨给部分汉兵,取道广西会同定藩麾下提督线国安部,北攻贵州;其三,任命固山额真宗室罗托为宁南靖寇大将军同固山额真济席哈等统兵前往湖南,会合洪承畴节制的汉兵一道由湖南进攻贵州。

因为受到苏勒坦建立的大卫国影响,此次清军南下时间比原先的时空足足早了半年,可怜云贵高原刚刚结束明军内战,又来了一场暴风雨。

——

北京慈宁宫内,顺治帝如往常般给昭圣皇太后请安。按照习惯,请过安后母子俩聊会儿天。知子莫若母,四十四岁的昭圣皇太后知道儿子心高气傲,不喜欢自己干涉朝政,所以借着母子聊天的机会,有意无意地纠正儿子施政的过失、对朝政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皇额涅,云贵贼酋孙可望已经归顺大清,朕已任罗托为宁南靖寇大将军,与平西王吴三桂、征南将军赵布泰三路攻取贵州。吾大清一统天下之日,便要到矣!”年轻的皇帝兴奋地说,神采飞扬。

昭圣皇太后一时有些发呆,儿子这自信的模样像极先皇当年!定了定神,笑道:“皇上越来越会用人了,罗托、吴三桂、赵布泰皆是骁将,再加上老谋深算的洪承畴,灭明不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