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莲花汗平阳搏虎(上) 531(1 / 2)

第530章 莲花汗平阳搏虎(上)

约定决战的日子到了,太阳缓缓升起,三十里,二十里,十里,五里两支洪流越来越近。

“起歌”,杨吉尔汗大吼。

“天堂的金色太阳,在草原的金谷物,英勇的传说,它是我的土地。在白发苍苍的古代,我们的光荣,骄傲和强大,是我们哈萨克人。哈萨克斯坦,我的国!作为你的花,我将生长。我们的歌声在飘扬”,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几乎每个哈萨克人都是好歌手,嗓门也大,震得科克萨赖草原发抖。

苏勒坦神色凝重,敌人士气高涨,绝不是什么好兆头。不行,不能让敌人比下去。“起歌,压住他们”,他怒嚎道。

“鱼竿钓猛士,凛凛英雄姿。壮哉大可汗,郁郁征战迟。手中七宝刀,百铸乃得之。持刀上战场,犹胜新婚时。蒙古多豪杰,秣马望天明。辉特无懦夫,横戈万里行。凯歌震天地,狂风卷马蹄。生当立功名,死亦随鼓旗”

卫军的歌声同样响彻天空。听到敌人歌唱,哈萨克军的歌声又强壮了几分。双方你争我夺,不甘示弱,身体尚未厮杀,气势上已经交战。

相隔三里,双方都停下来,开始列阵。

双方都曾是蒙古的一部分,骑兵的战术相似,基本沿用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宽正面、大纵深、大鱼鳞阵形:阵形由前锋、前卫、左、中、右路军和后卫组成,各路军之间保持很大的间隔。不同的是间隔比老祖宗小了不少。成吉思汗时期,仅从左路至中路的间隔便须骑兵骑马走一天;现在,左路至中路不过相隔三里而已。不过整个军阵依然呈现宽正面、大纵深的大鱼鱗状。

这种阵形利于进攻,不利于防守。所以蒙古人在战术上讲究“以已之长,击敌之短,见利则进,不利则退”的机动战法。成吉思汗的大“扎萨”中干脆规定:“永远进攻”。骑兵是进攻性兵种,只有进攻才能充分发挥骑兵的威力,根据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方式的进攻,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这位世界的征服者可谓吃透了骑兵的精神,他的一生中打了五十多次大仗,其中只有两次是防御性的。即使防御,也不是纯粹消极的防御,而是防御中有进攻。

哈萨克军前锋是素宛部头人贾玛勒,前卫是阿勒班部头人艾尔肯,中路军是杨吉尔汗本人和火枪营巴图鲁尤斯滕,后卫是夏普拉西提部落头人蒙岱尔,在中央部署了足足四万人;左路军是土尔克斯坦城伯克哈吾勒指挥的一万人;右路军是钦察部苏丹莫明、柯剌亦尔部巴图鲁凯赛尔指挥的一万人。

杨吉尔汗是个传统的人,坚持维护老祖宗留下的“中央突破”战术,轻两翼、重中央。猛虎掏心,一拳毙命,正是图兰虎的风格。

莲花大可汗其实也是个传统的人,布的阵同样轻两翼、重中央。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打算“中央突破”,而是打算仿效十三翼战役中成吉思汗对付札木合的战术,从两翼发起攻击,在中央取守势。不过,深知图兰之王可怕的苏勒坦并不敢像成吉思汗那样将大多数兵力摆在两翼,只在中央放少许人。而是在左、右两翼各放一万七千兵马,在中央放两万六千兵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