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的处理(1 / 2)

处理完刺客,陈不一与国师行至太子面前禀报。

“大胆!无耻!”年轻太子现在已经怒不可遏,口齿只得说出这两句话。

山下王朝,怎么能够奈何山上仙门呢,人家的弟子下山游历,被王朝军队出于挑衅仙门的目的镇压,正好给了所谓仙人出山的借口。

这已经不止一次出现仙门弟子作乱山下而王朝无可奈何的事件,今日得寸进尺,竟然企图刺杀王朝储君。放在几年前年轻气盛之时,他便是定然要斩了这些人,然后派兵囤积灵山下,以王朝武力施压灵山仙门。

现在他已经知道,没用,徒劳无功。

竹院顶已经被国师挥剑掀翻,相比于初见灵山青象宗弟子,他更惊讶于这位两朝国师。

江湖从未传闻皇室顶尖战力有国师这号人。

国师与先帝关系极好,常常在御书房畅谈,在朝政上也常常采用国师的建议。作为太子的他曾旁敲侧击过先帝对国师的态度,先帝只说:“我与谢先不可以君臣论之”

倒是对谢先在武学上的评价是“昔年风云剑首席,轻易不出剑,出剑搅风云。”

不过王朝大臣对于谢先嗤之以鼻,有人大骂谢先粗蛮武夫,哪懂朝政,说他难改武夫习性,理念重武轻文。更有武将放言,武道不思进取,沉迷权谋之术,若是于皇城大摆擂台,他可一枪挑之。

太子想想,风云剑宗落寞,每年出师弟子根本进不了皇朝核心圈,要么在边境当士兵教头,要么就是小县武官,或是开个武馆。

当朝国护可没有一个是出自风云剑宗的。

相比起太子的意外之喜,毕林和毕玲可谓是不可思议的表情占据了面部。

握剑可御敌,飞剑可制敌。

毕玲不由得咽了咽唾沫,飞剑制敌乃是她平生首见,叹为观止。

这大概就是仙人之姿了吧。

“陛下,收拢包围事小,您的安危乃是重中之重,臣已派斥候回京,请毛将军前来接应,臣护送殿下回京。”陈不一开口。

国师点头,“此次来袭的是灵山弟子一代,若是再来教主级别人物,恐怕会有大麻烦。陛下不必担心,大业已经开启,历史长卷已经铺开,陛下顺应大势所趋,接下来变看天命的了。”

天命,天命。陛下喃喃。

军队很快便整顿好了,整齐划一的护送着太子的马车回京,一众灵山弟子被国师用剑气侵入身躯,暂时打乱了运气之道,皆是昏昏沉沉的倒在竹屋里。

陈不一提议将他们压回京城,以便质问灵山,毕玲冷不丁的说了一句全杀了不就好了。国师摇摇头。

山上山下,敌强我弱,而且灵山派弟子搅乱山河已经是放在台面上的事,王朝已经没有质问的必要了。至于杀人灭口,更是不可取,为首的四人是青象宗亲传四大弟子,若是灭口,给了灵山报复的契机,对尚未准备好的王朝来说,是毁灭性打击。

行军路上,太子伸手揽开窗,问骑马的国师道:“国师方才所说天命,本宫想知道,山上那些修天道的天师,真人是否不受天命制约,亦或是他们可以逆天而为?”

国师说:“不行,天命难违,只要没有脱离人的界定范围,哪怕他是陆地神仙,也必须顺天意而为之。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臣也不知陛下和殿下所谋求大业是否一定能成,正如臣方才所说,陛下已然顺应大势所趋,剩下的便看天意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