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1 / 2)

  曾氏拿着设计图,左瞅瞅,右瞅瞅,就是看不懂上面画的是什么。

  她接过来,一点点按设计理念讲给她们听。

  她们做活粗笨,理解东西起来却很快,曾氏双目聚精会神,恍然大悟:“哦,封姑娘,就是说这件衣裳要结合两种理念,分开来看,是两个地方不同的代表,结合来看,就是你说的‘古今融合’了。”

  虽然她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她们相信封云初,只要按她说的做就行。

  封云初点点头,中指捏着大拇指,爽快地打了个响指,“宾果。”

  几个老人看不懂也听不懂,只好跟着曾氏和其他几个年纪小的女子学。

  衣裳设计出来,接下来就是制作。

  她们分了几波,一波制作衣裳,一波开始刺绣,一波在旁边负责打下手。

  要立春了,上京最近又下了一场雪,没有深冬大雪,但也不至于太小,刚好可以结合这次礼服理念,画出绣画。

  封云初借了系统的光,利用系统屏幕拍照能力,记录下来,直接用纸张拓下来就更加清楚。

  她再重新描绘描绘,加上其他景象,就又是一副天然的雪景。

  有了目标,有了动力,大家将力使在一处,终于在规定时间前两天完成了。

  这次任务不简单,京里其他铺子的人都没有想到怎么样做。

  他们做刺绣衣裳,都是习惯用花啊鸟啊鱼啊云啊之类的来绣,要让他们用固定的东西,而且是结合绘画,那他们就是“六月里的斑鸠——不知春秋”了。

  所以到晏时牧规定时间时,最后交上来的成衣只有三家。

  封家、周家和袁家。

  晏侯府偏门。

  封云初正站在门口等着晏竖去禀告,听到后面有人在叫她。

  “封姑娘。”

  她一回头,看到一张熟悉的脸。

  来人朝她躬身,隔着一层斗笠纺纱,封云初也轻轻点头,笑道:“袁庄头,许久不见,别来无恙。”

  袁文通,是以前得到封家绣技的袁家。

  袁文通颔首:“没想到封姑娘也参加了这次竞选,幸会。”

  “幸会。”

  晏时牧要投资绣坊的事,一开始就是从封家传出来的,袁文通这是在和她打马虎眼。

  封云初不拆穿,笑脸相迎,“没想到,一年时间不到,袁庄头把封家绣技学到这个程度了。”

  都可以和她来竞争投资了。

  真是厉害。

  不得不承认,袁家是一个不好对付的主。

  “姑娘也是,一个姑娘家家,不到一年时间,可以让封家绣坊做到遍京人都知晓的地步,实在难得。”袁文通摸了摸胡须,嘴角扯着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