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李不言88(1 / 2)

天一城,位于建木以东五百里外。

最初是在图腾时代六十二至六十四年间由西荒横须绿洲迁移至此的十几万移民所建立的人族第一座城池。在之后的一百多年里,作为夏国京城,经历一代代人的扩建与翻修,逐渐发展成了如今人族最为繁华的几座城市之一。

常住人口接近百万,以皇城为中心,分为皇城、内城、外城三个层级,面积也是逐层增加的。

皇城乃是帝王所居之地,寻常人难以入内。而内城则大多是各部衙门以及王公贵族的宅邸,也是平头百姓极少涉足之地。

最后的外城才是天一城中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地界。

坊市街巷、客栈酒楼、商铺勾栏……

可以说,外城才是天一城中市井气息最为浓厚的地方。

..........

清晨,外城,白鹭书院。

百余年前的夏王田北海托古改制,确立起夏国选官制度以科举制为基础。科举考试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泛,大体上分文武二道,但实际上这二者之下还有很多细分领域,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需要知道的是:两百多年前的人族由于时代原因,大多崇尚练武,上学读书之人极少因而绝大部分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但那都能够理解,毕竟那时的人族以生存为首要目的。

不过到了人族建国后的时期,所需求的人才标准就有了一些改变。以力破天的体修们能够打天下,但如果是要治理国家的话,那还是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的。

因此,自那一代夏王改制之后,读书也就成为了能够与炼体相提并论的一条道路。

天一城作为夏国中心,每三年一次的会试、殿试举办之地,云集了来自夏国各地的读书人。

他们倒不一定都是过来参加考试的,毕竟每三年能来参加会试的就那么些人,更多的应该就是来京城求学的。

毕竟这里也是夏国的文教中心来着。

国子监这个官方教育机构自不用提,除此之外的,京城聚集了无数大儒,他们于此办学讲道,因而也有许多书院坐落在天一城外城内。

白鹭书院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还是最有名气和实力的那一批书院。

卯时未过,书院内就已经传出朗朗读书声。

假山清池、廊亭白墙旁,一些穿着青色儒衫的学生手捧书卷,摇头晃脑地嘴里念念有词。

这些大多是在书院里待了有一些年头的学生,他们日常功课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念书学习。

而不远处的窗台内,一些年纪稍小的童生已经乖乖坐好在位置上,等着书院先生进来开始今天的早课。

但在白鹭书院的更深处,数百青竹围绕着的幽静小院内。

一方石桌,一壶清茶。两人对坐,相谈甚欢。

“不言兄,来,品品我这新茶,这可是我那在南山郡的学生前些日子入京述职时专程给我带来的,据说是当地茶农手里换来的上等货色,可遇不可求的。”

身着玄色儒袍的白鹭书院的院长,三十岁就名满京城的大儒苏折梅,此时称呼一位容貌清秀的青年为“兄”,并热情地为其倒上一杯清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