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行于途34(1 / 2)

离了家,便如浮萍一般,殊不知对有的人来说,唯有漂泊寻觅才能在这茫茫世人间找到一个停靠的港湾。

八月骄阳,热起来真如被架在火上烤一般,顶着正午的太阳,云问谜和张玲珑一路沿着大道。这路上人多嘴杂,多的是从北方南下前来投奔阳承颐的义军壮士。人心难测,两个弱女子走在这大路上,两人唯恐碰上个丧心病狂之人。两人没骑马,乔装成男子的模样,脸抹的漆黑,蓬头散发,如逃难的人一般,加上云问谜瘦骨如柴,倒跟那些难民很是相像。

阳承颐带领的大军所到之处,农田屋舍皆完好如初,人民依旧安居乐业,因为承认拥护阳家大军,有才且愿意跟随者,皆被封官职以礼相待迎入账中。不愿跟随但支持大军的,阳承颐亲笔写下纸条为他们封官进爵。由此,村中面朝黄土背朝天过了一辈子苦日子的花甲老人,如今成了“五品老头”、“七品老头”,再不用无论见个什么官吏都要忍着腿病艰难跪倒在地,只需拿出阳承颐亲笔封官的白纸黑字,还能受到来往义士的低头礼拜,真乃快哉!

几天前阳承颐面对着瞿能率重兵把守的河东,望着一江之隔的国都-上兴,心中感慨万千,只要跨过了黄河,就能入关直取上兴。军中就是否攻打河东分成了两派,一部分人认为绕过关东直接渡河,招降当地义军,夺取永安仓,在攻克上兴之前便能控制整个关中。一部分人担心若入关攻不下上兴,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所以主张先破关东。

向来谨慎的阳承颐给没有马上做出决定,而是给关中最强首领杨成生写了封信,希望他能来归附自己,杨成生也是个识时务者,果然领兵前来。阳承颐先命人率步骑同杨成生一同攻城,等待主力军。瞿能据险而守,挡住了阳承颐连番的攻击,致阳家大军伤亡惨重。

双方一时陷入僵局,阳承颐知道这座城池不可能轻易被攻克,再这样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于是决定渡河。越明鹤知道这个消息提出反对意见。阳允乾却提出:兵贵神速,坚守在河东只会错过最佳战机,由此坏了大事。

九月中旬,阳承颐已经率军顺利进入了关中,大钺各地官吏纷纷来附,永安仓归入阳军囊中。阳牧新、云文杰等率军进驻永安仓,便于拦截瞿能的大军前来增援。

此时的云问谜、张玲珑两人还在韩城。一个是未出过北原城的绣娘,一个是十五六岁只从书中读过游历之艰难的小丫头。尽管跟随大军的行迹一路南下,还是不免在途中遇到走错路、无处安歇、受伤的事。都说万事开头难,适应了几天之后,两人已经能天明出发,正午纳凉休息,临近黄昏寻觅歇脚之处。

这一路上云问谜两人倒是没有因为其他事情耽误行程。原本云问谜经历过大娘一事,该学聪明些,不去乱管闲事才对。哪知她因为经历过生死之间的绝望,遇着个需要帮助的人,还是想出手相助。出行十几天还能活着,也都是全凭运气。

离韩城还有两天路程时,云问谜两人半路遇见个在地上拖行爬着的人。说他是人,看起来实在更像被丢在地上的一条破布口袋一般,衣服裤子碎成条状不说,整个下半身已经与地上的泥土混为了一体。

云问谜愣在那里,简直如同看到了当时的自己!如若没有音儿姐姐相救,没有小梨,眼前这男子,岂不就是如今的自己?

云问谜仔细看着那趴在地上艰难挪动的男子,脸上被厚厚的污垢盖住,头发蓬乱,也看不出多大年纪。张玲珑知道云问谜双腿也受过伤,又本是心善的人,不免也泛起怜悯之心。云问谜正要上前,却立即被小梨用了传音之术叫住。

“你准备帮他?你是会医术呢还是有仙法啊?还是说你有万贯家财,能养他一辈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