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3D新纪元正式开始了205(2 / 2)

随即,一架飞机突然从巨坑中冲天而起

“没死,没死,哈哈哈”

太刺激了

“李导,还是你懂我啊!”程龙在一旁凑过来和李牧窃窃私语,这一幕有着程龙早年动作风格片的特点,惊险还生。

飞机在最后一刻还是飞了起来。

然后众人在飞机上看着下方的地面不断起起伏伏,所有的房屋、绿化、汽车和街道都不复存在。

特效逼真而残酷,真实而无情,世界末日就是世界末日,它到来的目的就是带走一切,无论贵贱。

而接下来的剧情确实也没有让观众有半点失望,程龙拿到地图中最后的目的地竟然在华夏。

然而小飞机根本不可能跨越海峡到达那么遥远的地方,而想要前往华夏必然要乘坐那种大飞机,一行人下一个目的地无疑就是机场了。

在机场他们又一次碰到了富豪,并且有幸搭上了一架超级运输机。

当镜头指向这台AN-225运输机的时候现场所有人都发出了一声惊叹,真的是太大了,大的超乎想象,这台由俄罗斯制造的世界最大的运输机一登场无疑就抓住了观众的目光。

这也是李牧拍摄时的一些小手段。

如果只是普通的运输机当然也能够飞到华夏,但是这无疑会使一个高朝剧情变得平淡,所以用特殊的有名气的运输机才是王道,此时观众的惊叹声证明李牧这小手段奏效了。

飞机惊险的起飞,穿过正在倒塌的大楼,飞跃深邃不见底的裂缝,还差一点被一座铁塔刮倒,不过有惊无险的是飞机终于安全的飞上了天空。

接下来的场景,李牧让世界看到了毁灭是什么。

黄石公园成了大熔炉,火山大爆发,仿佛是炼狱。

艾菲尔铁塔被瞬间刮掉脑袋。

洪水涌向里约热内卢市,顷刻间高山之上的巨型基督像轰然倒塌,虽然只是几秒钟的镜头但其震撼力巨大。

影片中选取这一场景用意也在此,它预示了后面一连串的灾难接踵而至,无法逆转。

圣彼得大教堂的轰塌中消失了,裂缝从上帝和亚当手中间穿过,在预示着人类灭亡的无奈结局。

圣彼得大教堂轰然倒下,砸向了众人。

作为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冈的毁灭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观众们看着一个又一个标志性建筑的在电影中毁灭,末日之下,世界还有能安然无恙的地方嘛?

随后电影给出答案,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是人类最后的圣地。

中微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引发的海啸正在朝着喜马拉雅山袭来。

世界各地的邮轮被掀翻,城市被海啸火山岩浆吞没,无数的人在灾难中丧生!

而在雪区一共有15条诺亚方舟,他们是保存人类文明火种的最后希望。

但是知道诺亚方舟的人也有不少,他们纷纷赶到了这里,但是面对10亿欧元的一张门票,绝大多数人都是无能为力,只能哭喊着想要上船。

这里李牧就开始启用华夏文化,华夏拯救世界,从此刻开始。

这也是李牧在电影里的在夹带着“私货”,但是一切又合情合理。

这段“私货”的作用也是强大的,至少在国内送审的时候,就因为对祖国赞扬的关系导致总局一个镜头没剪就通过了审查,这绝对是十分难得事情。

景田代表的军方和程龙等人挺身而出,为存活的众人开辟了一条登船的生路。

这里的情节既有富豪们的冷血无情,又有军人的铁骨柔情,让观众看了既痛恨又感动。

随后洪水即将从喜马拉雅雪山顶直冲而下,世界最高峰也难逃被吞没的命运。

电影里在珠峰的山上有一座寺庙,龙布寺里老喇嘛在峰顶的寺庙静静的等待着,寒风吹过他的脸颊,却没有一丝动容。

寺庙祈福之处寄托人类美好愿望的香囊在随风飘扬。

不远处雪山忽然剧烈震动,巨大的洪峰扑面而来。

时间到了,老喇嘛敲响了最后的钟声,顿时宁静又平和的声音在响彻整个电影院。

这仿佛是在倾诉着佛家的宿命与轮回,在第二下钟声敲响之际,滔天洪水瞬间淹没了寺庙。

一切又似乎那么的渺小。

海啸、祈福香囊、响彻千年的寺庙钟声,在电影里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压抑的背景音乐配上一声声的钟声,滔天巨浪绵绵而来,看似不经意地就摧毁了一切,没有人山人海喊救命,没有名胜古迹被摧毁,只有僧人们和孤零零的寺庙。

这种悲壮的美感,让电影似乎有了升华,让电影院里的观众不禁低声抽泣。

故事还在继续,因为程龙一群人的原因,美国的诺亚方舟最终无法关闭大门,而关闭不了大门就发动不了发动机,那么诺亚方舟最终就会撞上喜马拉雅山。

哪怕坚固如诺亚方舟这般的巨舰,在面对海啸的冲击和喜马拉雅山的坚固时,依旧会被摧毁的一千二净。

此刻影片似乎在致敬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一般。

这一刻,坐在影院内的人们第一次正视了自己的“渺小”。

“可惜了,要是换我拍,这些人性的部分肯定要深究。”姜闻有些惋惜,这电影涉及了人性的很多元素,然而都是浅尝即止,没有深挖。

陈凯哥坐他隔壁,似乎听到了姜闻的嘀咕,也不禁点了点头。

最终程龙终于不负众望,排除了隐患,让闸门可以关闭,诺亚方舟能够正常的运转引擎,虽然连挡风玻璃都被飞来的冰块击打出一圈蜘蛛网般的裂纹,但是好在有惊无险,最终脱离了险境。

让观众们顿时舒缓了一口气。

而影片最后已经是三个月后,海水渐渐褪去,地壳运动也停止了下来,不过此时此刻整个世界的格局也变得大大不同。

当洪水退去,世界重新恢复平静,最先映入眼帘的还是喜马拉雅山脉,历经末日灾难后的雪山尽管已失去了往日的高度,但阳光仍在积雪上折射出光芒,象征的是希望。

“希望之光!”

“我想走出电影院,看看外面的马路,车还在不在,心里不踏实”

观众们喃喃自语。

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缓缓落下帷幕,

李牧率先摘下了3D眼镜,看了看后面人员的反应,此时场内仅他一人没佩戴3D眼镜。

众人似乎还沉浸在末日之旅中,意犹未尽。

终于开始有观众摘下眼镜,回归现实。

李牧走上台前,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看向观众,缓缓说道:“今晚过后,让我们来共同见证这场技术革新带来的观影盛宴,3D新纪元正式开始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