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101(2 / 2)

  刚刚站稳的及川彻立刻伸手,将球背传给了岩泉一。

  一连串动作行云流水,快得连场边的观众都没缓过神来。

  ——快攻!

  岩泉一在无人拦网的情况下将球扣在了底线处。

  岩泉一回身和远川凌碰了下拳,“和你想的一样。”

  他说的是阻截松石明斜线球的那次拦网。

  按照远川凌的推测,他的发球一旦被接住,犹豫3v3的局限性,大概只有三种可能。

  一种是今井越一原地进化,勉强接住了球。

  一种是二传手黑田退后接一传。

  一种是主攻手松石退后接一传。

  这三种可能,最后的结果都是调整攻。

  最理想的状况其实是二传手一触,这样后续的调整攻肯定会降低杀伤力。

  不过选择接一传的是松石明。

  按照3v3的站位,守后场的远川凌刚从底线进入球场,他发球的站位一直比较靠右,打落点在左边的斜线是最佳选择。

  所以远川凌建议岩泉一拦斜线。

  远川凌遗憾道:“太重了,没接住。抱歉。”

  其实这个推断的成功率并没有那么高。哪怕是调整攻,强硬的主攻手仍然会选择突破拦网,把球打到自己想要的地方去。

  单人拦网远远没有正式比赛上的三人拦网可怕。

  但是很遗憾,从刚开始的六次发球,对面三人迟迟没有选择调整接球人,远川凌就已经猜到了结果。

  松石明在观察远川凌的跳飘球球路,并且希望今井越一能够接下远川凌的发球。

  一部分原因或许是,身为队友的他们都希望今井越一能在接球技术上有所突破,再不济,也要将接球训练多多重视起来。

  而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主攻手退后去接一传势必会打乱后续进攻节奏,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这样做。

  所以在比分快要过半的时候,松石明第一次有了动作。

  也就是说,这位主攻手选择球路的原因不是恐惧拦网,而是天性里的谨慎。

  看起来很强势的队长,在球场上居然是十足的保守派。

  及川彻凑了过来,手舞足蹈,脸上带着点激动的红晕:“刚刚那个传球,好厉害,阿凌知道我想打快攻吧?”

  远川凌点了点头,“其实一开始就想扣球了吧?”

  及川彻是个进攻型二传手,场上的每一次进攻都由他主导,同样的,这家伙也很喜欢自己进攻。

  只不过刚才,球在还没过网之前就被黑田巡按住了,对方想将球按在三米线内,及川彻反应也很快,两人在网前对峙,及川彻更胜一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