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1 / 2)

用心陪伴

个人理解

很多年前,不知道自己多大的时候,听说过一句话:幸福的家庭总是相识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出自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不去深入的去感受家庭生活中来喜怒哀乐很难对上面的这一句话有明显的感觉与感受。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识的。表达出来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需要与需求达到了满足与动态的平衡。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表达出来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需要与需求没有达到充分的满足。

这里的需要与需求特指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宇宙万物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良好的循环运作关心,彼此和谐相处的关系,彼此滋养的关系……!

一旦家庭成员之间的需要与需求都被满足,所有的家庭就或许都成为了幸福的家庭……。

我的记忆力极好,几乎从3岁左右起的事情,还记得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我的记忆力也是越来越好了,特别是发生在自己生命中去故事……

如今已经快40岁了,想起人生之中的各种各样的经历,感悟颇多,感想也很多,感慨也很多,一言难尽,所以只有简要的介绍说明一下……

我曾经是父母的儿子,哥哥的弟弟,爷爷奶奶的孙子,如今我已经成为儿女的父亲,老婆的丈夫……

小孩的出生是在云南这边出生的,之后两个小孩总是会生病,然后容易交叉感染,家庭成员之间对于小孩的生病,相互指责,相互攻击,相互谩骂,如此一来,我们从来不会从小孩生病的事情上找,自己的原因,小孩一次比一次病得严重,最后家庭成员之间爆发的冲突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夫妻不和,父子反目,仍然经过波浪与漩涡之后,家庭环境终于归于平静,但是人们的内心也开始慢慢的变得扭曲起来,貌合神离似的,没有办法走出内心深处的创伤……或许就在此时,不到3岁的女儿内心深处留下了仇恨的种子……那时儿子还仅仅只是一岁多,还不会说话……(写到这里就内心深处有一些难过,难受,不是要在店里看店,真的想在一个什么地方大哭一场,发泄一下情绪。当自己稍微冷静一下再去想这次念头,人生之中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他们自己的功课,如果您读到这里感到难受,可以深呼吸一下,吸取,呼气,把觉知拉到当下来……)记得我们把女儿留在湖北老家那天,老婆骑着电动车,带着我和儿子,我看着不到3岁的女儿的背影,

小孩目前在湖北老家读书,我们在云南昆明下面郊县的山区做点小生意谋生……,如此一来就是父母照顾儿子与女儿……

然而,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又容易经常吵架,每想到这些我就会非常的担心,非常的忧愁,又有许多苦闷与烦躁……(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己……)

女儿读幼儿园和五年级上学期这期间,主要是由父亲照顾,于是在这期间,父亲成为了影响女儿成长最大的人,儿子读大班后由我们这边(昆明)转回老家读书……

平常父亲很喜欢打牌,对女儿是疏远管教的,而父亲管教女儿时,大多数也只会告诉女儿应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方式去和人相处,将人分为好人与坏人,对我们好的人,我们要对别人更好,对我们不好喝人我们要对他们更狠……缺少了父母与亲人的陪伴,女儿爱上了玩手机,特别是抖音与快手,喜欢模仿大人,以至于女儿以为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本来人们内心深处的有着善良的种子,如果受到一些家庭原因,社会原因,自我意识的成长,有时人们的内心深处会升起一股邪恶的力量,一旦这股邪恶的力量与一种扭曲的教育与教养结合,会让人们的内心开始慢慢的扭曲,表现形式是对人的不信任,自我攻击意识极强,有强烈的不安感,缺乏爱,对爱极度失去信心与耐心……)

于是乎,读五年级下学期,不到12岁的女儿就活成了一个对社会充满敌意,戴上一个厚厚的面具,将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掩藏起来的人……(尽管有时会表现得比较天真友善,但是那种愤怒来了的时候,常常也会六亲不认,无理取闹,极其强烈的自我为中心……)

我们在云南这边,女儿在湖北老家,当我发现女儿的性格越来越极端,脾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暴躁很多时候,爷爷奶奶不敢管,老婆说已经管不了了,我说我得努力一下……!

我邮寄了一本书,是泰戈尔的新月集,以及两个其它的书的节选,每天和女儿用微信读一读。

读的时候,我知道女儿还是在玩手机,没有怎么认真读,但是父女之间联结的管道已经有了,尽管深度的联结还没有产生。(联结在非暴力沟通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需要。)

之后,女儿和老婆说,她说自己上课和同学讲话,然后老师用棍子打了女儿的手,也打了女儿同学的手,女儿不服气,又把责任推给了同学,之后又打了她的同学。(学校的暴力无处不在,包括老师本人,写到这里我深感痛心与难受……老师,女儿,同学都是暴力的受害者……深感悲伤[流泪],大家可以深呼吸一下,吸起,呼气,放松一下……)

听到这些我有深深的不安感,我就在网上买了两套书《非暴力沟通亲子篇》,《教室里的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读了书后面的感受与需要,读了几天之后,女儿他们又开始准备期中考试了,这本书也就开始放下了……!(没有在女儿身边,想教她学非暴力沟通太难了,女儿不喜欢读书,读书的时候,她还是喜欢玩手机,没有认认真真的和我读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