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缺钱引起的焦虑心情的基本原理(1 / 1)

一个人即使在别人眼中是富可敌国,如果他或者她找不到内心深处让自己能够平静淡定的平衡点,(或者说是说不清楚但是存在的一种让人放松淡定安详的感觉),那么他或者她容易感觉到自己仍然是缺钱的。

他们很容易将内心深处的不安与匮乏和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对物质生活条件与财富的掌控力过度的联系起。

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起着绝对的推动作用,然而究竟是谁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呢?

外部世界的发展与变化是由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世界起决定性的作用的。也就是说人类潜能调动我们内心世界的潜力,创造出来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根本性的创造力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外面所展现出来的世界,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显示与展示而已。(例如:镜中花中的花并不在镜中,水中月中的月也并不在水中,镜中花是花的实体的一种相在镜中的显现,水中月是月的实体的一种相在水中的显现。)

一旦我们将物质世界体验到的各种各样的感官世界的刺激(喜,怒,哀,乐,忧,思,悲等等。如体验一次从未有过美食,体验一次从未有过的旅行,体验一次从未拥有过的巨大的财富,体验到从未有过的悲痛与伤感等等。)当作我们幸福与快乐的源泉时,或者说是悲伤苦闷的原因时,我们就开始本末倒置了,以末为本,不觉与不知我们的本在何处了,也就是说不觉与不知我们的真心何在了。(比如说,人们得到财富时容易狂喜,人们失去财富时容易产生极其强烈的悲伤。比如说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一旦我们习惯了外在良好的条件之后,当我们面对艰苦的条件时,我们就是不容易习惯,也就是说在条件良好环境中生活着的我们和条件艰苦生活中的我们不是同样一个人了。在生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我们或许认为我们自己高贵与富贵以及先进,在生活条件差的情况下,我们或许认为我们自己贫穷,落后,以及低微。而实际情况是无论每个人都拥有)

然后又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在,这种不安的感觉又会给我们带来不安与压力,更多的不安与压力继续的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不安与压力,直到这些不安与压力聚集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去逃避这些不安与压力,我们要么去面对这些不安与压力。

当我们去逃避这些不安与压力时,我们只是暂时的不去面对这些不安与压力了,

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在其它国家眼前是极其富有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