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夺门”之变(1 / 2)

当夜。

紫禁城,承天门。

此门即后世之“天安门”,明代取名承天,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

依明制,百官入朝,需先在承天门外集结,再进入承天门前往皇极殿朝拜天子。

距大顺军解围退走已经有了两天光景,朱慈烺单骑出城的典故早已传遍整个北京城,负责守卫承天门的上十二卫也有不少人自发的赶回来了。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大明朝还一日未完,这个岗就还是要站。

毕竟这也是一个旁人羡慕都不及的铁饭碗,吃朝廷饭,身为皇城禁卫,地位也不是一般的官府官差可比,真要再到了流寇杀进城那天,再脱了衣服走人就是。

带着这样的心思,几十名上十二卫的士卒,穿戴着甲胄,各自心不在焉的守在承天门上下。

“坏了,流寇又杀进城了。”

“快跑!”

忽然间,门楼子上的一名士卒惊呼出声。

余的人闻讯都是乱作一团,立刻有十几人跑的没了影子。

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稳住,我看不像是流寇。”

这批跑回来值守承天门的上十二卫禁军中,官最大的是个副指挥。

他本来也没什么值守皇城,为大明尽忠的心,连部下跑了也是不闻不问,听着脚步传来的方向和动静,有些疑惑的道:“流寇怎么会从京营戎政府的方向来呢?”

也有人对这话表示怀疑:“我在戎政府有朋友,昨夜我俩在家里闲聊,听他说戎政府的人在顺军围城前就差不多散干净了,比咱们上十二卫都快,怎么会有人?”

余的人也都是满脸不解,但依旧是扔了满地的刀枪,随时准备转头就跑。

不多时,一批全副武装的人马赶来。

为首那人,赫然便是英国公张世泽。

那副指挥没想到,在这种时候还能见到朝廷大官。

他连忙上前,抱拳说道:“是国公爷啊,小的还以为是谁来了,现在才四更天,还不到上早朝的时候,什么风儿把您给吹过来了?”

有些话毕竟还是没好意思问,朝廷大官全都跑了,您怎么还没跑?

张世泽望了望承天门外,空荡荡的广场上已经有了十几个官员身着官服在等待了。

“现在还没有人到吗?”

明代礼法甚严,大朝迟到不仅颜面无存,惩处的规格也甚严。

有些皇帝,例如万历、天启、嘉靖,都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将大朝迟到这等区区小事无限夸大,当做对文臣施加惩处的借口。

这种事还要在万历皇帝身上最能体现,万历年间,动辄便是一次性杖责,罚俸几十上百名官员的事情,实在是司空见惯的。

对于这些“奇葩”皇帝借着所谓礼法名义干的奇葩事,官员们是有苦不能言。

毕竟这“礼法”二字,既是他们平日用以约束、冲撞皇帝的金口玉言,更是他们的立身之本。

因此在平日大朝的前一日,官员们为避免明天迟到,基本半夜就要起床准备,一般到了四更天这个时候,承天门外都是人满为患,各级官员吃完早饭,洗漱完毕,坐等着上朝了。

现在只有十几名官员等在承天门外,还不到上朝的官员三分之一,大部分的官员都没有到,这只能说明,很多人对崇祯皇帝的这个大朝并不是很上心。

这一点,倒正好帮助了张世泽。

来的人太多,他还真不好下手。

他想了想,在黑夜中,将手紧紧握到了佩刀上,随后笑眯眯的招手。

“你过来。”

“国公爷有何吩咐?”

副指挥立即上前,谄媚的笑着。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张世泽便猛然间抽出佩刀,一刀劈了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