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比戏(1 / 2)

五大徽班彻夜研究出一个打败徐香的办法,与徐村戏班同台比戏。徐香身上有妖气,所有的戏迷,都是被她迷惑了。

只有每个戏班出一个名角和徐村同台比戏,让全场的戏迷分不清谁是徐香,才能比个高低。

为了不让徐香的戏迷认出。五个人必须同样的化妆打扮,同样一个造型,同唱一出戏,唱同一句台词。戏迷分不清是谁,只按胸前的号码打分。

果果听了他们如此苛刻的比赛方案,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完全表示赞成。

她只提出一个要求,四大戏班的人,不能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统计票数的人,要在戏迷中随机选出。

四大戏班的人,都是暗自得意。他们没有想到徐香会这么爽快的答应了。唱戏比的就是唱功,你一个黄毛丫头的唱功,怎么可能跟我们比呢?你们徐村戏班只有一个徐香,而我们每个角色,都是名角名家。

大家最后确定的比赛方案是,同比小生、花旦、花脸三场戏。每个戏班选一个名角出场,上场时抽签确定号码,都是统一化妆打扮,唱同一出戏。没有人能分出,上场比赛的人是哪个戏班,唱戏的是哪个。

现场戏迷们,每人手里发几张纸条,他们可以按照自己听戏的感觉,随意打分。

大家又在众多戏迷中,选出三组统计人员,每个小组负责一场统计,各负其责,互不通气。

这个规则一出来,所有徐香的戏迷,都觉得不公平。

徐村只有一个徐香,怎么能比的过四大徽班。他们对徐香充满信心,对徐村别的角色,一点信心没有。徐村戏班,是刚刚重组的,他们怎能跟四大徽班相比。

徐香要和四大徽班同台比戏,消息一出,整个徽州更轰动了,这是徽州亘古未有之大奇事啊。

大家纷纷涌向徽州大戏院,里里外外都聚满了人。大家都争着要一睹,这场徽戏大盛况。

果果和四大徽班选出的四个小生,同时上台时,所有喜欢徐香的戏迷,都傻眼了。

这五个青衣小生,装扮一致,动作一致,语调一致,唱腔一致,到底哪个是徐香啊?他们个个都是头戴一样的花冠,身穿同样的青色绣花的褶子长袍,手持同样的秀才扇子。

没有人能猜的出来了。急的徐香戏迷们直跺脚大叫:“这太不公平,四个对一个。这是作弊,是要分散我们的打分。”

五个小生各自唱了一段《西厢记》张生的唱段,这也是他们在台上,当中抽签决定的。

00001.“恰便是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00002.“玉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横空,花阴满庭;罗袂生寒,芳心自警”。

00003.“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00004.“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00005.“露滴香埃,风静闲阶,月射书斋,云锁阳台;审问明白,只疑是昨夜梦中来,愁无奈”。

五个小生演唱时,全场不断爆发出阵阵掌声,喝彩声四起。

他们确实唱得都好,个个功底深厚,字正腔圆,余音缭绕,难分高低。

等到打分时,徐香的戏迷们都傻眼了。他们谁也没有分出谁是徐香,只好凭着记忆打分了。

他们都只能在心里默念:徐香,我们打错了,你不要怪我们。我们真的认不出来了,你怎么不给我们稍微暗示一下呀。

最后是三号获得最高分。现场谁也不知道三号到底是谁。

接着,就是五个同样装扮的花旦登场。她们也是统一的白色绣花戏装,头戴同样的花冠,手持同样的花伞,款款而行。

徐香的戏迷一看又傻眼了。她们怎么唱《白蛇传》,不唱徐香最有名的《西厢记》呀,她的《西厢记》一开口,她的腔调,我们就能听得出来。《白蛇传》从来没有听她唱过呀。

五个花旦又在台上现场抽签,依次唱了一段《白蛇传》白素贞唱段:

“三面青山抱古城。行人拥挤满苏堤,柳浪深处闻啼莺。久禁洞府隔人世。”

“昨日西湖雨倾盆,幸仗同舟免摧凌。临别又蒙借雨伞,情重义高感深恩。”

“我与他海誓山盟,愿作鸳鸯共衾枕,各不相负有前约,他怎会削发入空门?放出许郎早相会,夫妻再续未了情。”

“为羡红尘下山岗,西湖花烛嫁许郎。端阳误饮雄黄酒,现形吓得夫命伤。人间缺少还魂汤,求觅灵芝昆仑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