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共同富裕(1 / 2)

徐清风回到家里,再也没有了睡意。

他老婆杨芳看到他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睡觉,恼怒地一脚把他踢下床来:“现在是睡觉的时候,你不睡觉,还不给人睡觉?你是被祠堂里那些人,勾走魂了,心里只有他们,从来就没有家。你就去跟他们过,不要回家了。你的魂从来就不在家里。我明天就去求鸟大仙,把你的魂招回来。”

徐清风知道杨芳是真的生气了,赶紧又披上大衣,走了出去。

他在外面说一不二,在家里却是受够了杨芳的气,早已经习惯了。无论杨芳怎么对他,他从来就没有生过气。

他心里知道,这辈子,他最欠缺的人,就是杨芳。她也只会对自己发发脾气,说说牢骚话,心里还是最爱护自己的。

徐清风走到外面,看到天边已经发白,天快亮了。

他也不顾是何时了,赶紧就给皱校长打了一个电话,然后急忙来到村外的笔架山。

他还是保留着一些年轻时的冲动,保留着事不隔夜的习惯。特别是这件事,自己一直是碍于老支书师傅的面子,现在他终于开口了,只有尽快办好。不然他年纪大了,又反悔了,自己就不好办了。

笔架山是村后面最高的一座山,也是徐村的一个标志。

徐村就是背靠笔架山而建的,站在这里就能看清整个徐村的全貌。

外面人来徐村,远远地首先看见的也是这座山。

徐清风一直没有看出这座山和周围无数的山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明显高大许多。可是在村里最有学问的皱校长眼里,这就是一座神山,就是一部徐村的历史。

他能滔滔不绝地从山形地势,风水传说讲起,讲到徐村两千多年的历史风云,人物典故,特别是近百年来的风云变幻,他几天几夜也讲不完的。

在徐清风心里,皱校长就是徐村最有学问的人。他每次遇到大事,都要先找皱校长商量。

皱校长接到徐清风的电话,也赶紧赶了过来。

他身穿一套老旧的红军服,戴着红军帽,背着一个斜跨的红军包。红军服洗的有些发白了,只有头顶的红星鲜艳夺目。他的手里,还提着两个显目的油漆桶。

皱校长本名皱洪波,只比徐清风大几岁,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不是徐村人,他是从小到徐村读书后,迷恋于徐村丰厚的历史文化,就在徐村娶了一个媳妇,成了徐村的上门女婿。

皱校长一直都在徐村教书,从徐村小学校长干到徐村中学校长,后来徐村中学撤并了,上面要调他到县城去当中学校长。他坚决不从,主动要求留在了徐村,担任徐村中心小学校长,深受徐村老少的尊重和爱护。

几十年来,没有人把他当成外来户。

徐清风最佩服皱校长写的一手好字。

几十年了,村里写的所有标语和公告,都是他无偿奉献的。

皱校长匆匆地赶来,急切地问道:“书记,你想好了,真的要换?”

徐清风不置可否地点头,坚定地说道:“嗯,又麻烦你了,这么早把你叫醒。这是老书记指示,把这穷则思变四个大字改成共同富裕。”

皱校长也不多话,直接走向立在山头的那四个大字“穷则思变”,打开油漆桶,开始用白漆刷字牌。

这个显目的标牌,就是皱校长当年带人立起来的,字也是他写的。这四个大字每一个的字牌都有一人多高。

返回